虹口廣中路街道推民生一卡通 吃飯乘車繳費全搞定
“便宜,大家當然都喜歡的。一卡通很實惠、吃飯打9折,而且這里的菜干凈、衛生,我們從家里過來也方便。”上海市虹口區廣中路街道居民阮阿姨笑瞇瞇的,難掩喜悅之情。
阮阿姨口中的“一卡通”并非大家熟知的公交一卡通或銀行一卡通,而是由廣中路街道自制推出的“廣中社區民生服務一卡通”。今年6月18日,“廣中社區民生服務特約點”揭牌。截至目前,這種橘黃色的“一卡通”卡片已發放兩千多張,年內預計可發放四五千張。
民生服務“一卡通”采用實名制登記的方式申領,只要是生活在廣中路街道的居民,不論居住或工作,都可憑有效身份證件前往所屬居委會提出申請,3個工作日內即可領卡。一卡通內含雙芯片,融合了身份卡、交通卡、愛心卡、門禁卡、社區卡等多種功能,已成為實現社區信息化管理系統與服務對象溝通的重要載體。
第一落腳點:為老助餐
民以食為天。在面積2.89平方公里的廣中路街道,常住人口有12萬,其中60歲以上老人2.7萬余人,占22.5%左右。如何解決社區老人的就餐問題?廣中路街道辦事處信息化負責人介紹,街道曾在社區事務中心內設過社區就餐點,但其覆蓋面有限,相當一部分居民無法跑遠路前來就餐。
為此,街道基于“智慧廣中”的服務理念,按照“對接民需、匯集民智、惠顧民利”的工作要求,依托廣中社區發展委員會、互助委員會所屬的社區代表們,反復聽取意見、組織代表考量論證,通過對助餐點的實地考察、排摸,最終確定5家餐飲企業為該街道首批社區助餐點。
與此同時,街道制定“民生服務一卡通”管理辦法、申請辦法流程,以及《基于廣中社區民生服務一卡通助餐補貼實施細則》等。現有的民生服務一卡通,分為特惠版和普通版兩種。特惠版主要針對社區內的孤老、失獨家庭、老養殘、老勞模等特定服務人群,持卡者不僅能夠享受9折優惠的社區公共服務,還可每天享受2元的助餐補貼。普通版上加印公共交通卡標識,主要針對上班族,除了基本的社區公共服務優惠,同時兼具公交卡功能。
民生服務的“電子管家”
據介紹,未來,民生一卡通還會拓展到志愿服務公益積分、門禁卡以及社區文化活動、社區醫療衛生等諸多方面。屆時,一卡通將成為社區民生服務的“電子管家”。
目前,街道正在制定各類志愿服務的積分細則。以后,居民只要參加幫困助殘、社區保潔、社會援助、為老服務、優撫扶幼等各類公益活動,就可刷卡累積自己的公益積分。憑借這些積分,居民可到社區民生服務特約點換取一定的助餐或購物優惠等。針對新裝門禁的小區或者需要更換門禁的小區,通過業委會、物業、居委會共同申請協商辦理,一卡通還可配備門禁卡的功能。這樣,既便于街道對社區實有人口信息進行采集、管理,又可增強社區安全、維護社區穩定。在社區文化活動管理方面,以后憑一卡通可到借閱室免費借閱圖書、影像材料,通過網絡登錄還能獲取社區活動中心相關講座和演出等群眾文化活動信息。此外,街道還將逐步推出修理服務點、助浴(洗)服務點以及社區衛生中心的看病取藥等公共便民服務。
智慧社區的品質生活
作為虹口區智慧社區建設唯一的試點街道,廣中路街道緊密圍繞“數字惠民”理念,通過建設“智慧民生”、“智慧服務”、“智慧生活”三大領域的應用系統,讓轄區內居民享受到智慧社區建設帶來的品質生活。
除社區民生服務一卡通之外,街道還將推出962346呼叫中心。該中心對事務受理、咨詢投訴等各類社區服務熱線進行統一歸整,形成一體化呼叫網絡,優先使用962346服務號碼,方便居民建議咨詢和申請各項生活服務。這一系統現已進入軟件調試階段,不久將投入運行。今年年內,街道還將進一步拓展行政事務、社區事件和公共服務的在線受理、在線咨詢等服務功能,實現多渠道、多來源、全一口受理模式,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加高效快捷的信息獲取和事務辦理平臺。
同時,在無線網絡24小時全覆蓋社區事務中心、文化活動中心、衛生中心、助餐點等公共服務場所的基礎上,還將在事務中心、活動中心試點部署多媒體生活服務自助終端——安欣生活,幫助居民讀取社保卡、銀聯卡和交通卡等應用卡信息,實現公共事業繳費、充值/訂單、票務娛樂、彩票投注等多樣化自助式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