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ICC推集成電路 智能電網整機企業迎良機
國家信息通信國際創新園是我國發展環渤海經濟圈和實施創新戰略的重要載體。作為其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主要承載,國家集成電路濟南產業化基地(濟南ICC)一向注重基地的科技創新服務與產業環境培育,努力探索一條以服務營造環境,以環境助推產業的發展之路。
在服務支撐體系方面,匯集各種服務資源,為集成電路企業集聚發展搭建公共技術平臺,免費提供給企業使用。基地投資近8000萬人民幣,購置了國際主流EDA廠商的全套工具,建設了集成電路圓晶測試實驗室,建成了國內首屈一指的集成電路設計、測試、嵌入式系統等技術服務平臺,均供給入區企業免費使用。同時,基地還多方協調服務資源,盡力縮短企業成長期;以項目申報、聯合承擔、技術聯盟、應用聯動等形式匯集各級項目資源,促進企業產品技術創新和應用;通過組織需求對接、應用推廣、行業展會等活動,加快企業技術產業化;搭建高中端人才引進培養、金融融資支持、無憂生活環境和政策支撐等多種平臺,為企業落地、發展、壯大提供全方位的扶持與服務。
在企業扶持方面,大力實施高端人才創業計劃,堅持“孵小、引強、扶高”原則,重點培育專而精、小而強的特色企業。基地與CIIIC共享16萬平方米環形孵化器大廈,初創期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可獲得免費的辦公用房,同時享受省市兩級高端人才引進政策以及園區提供的有針對性的專項扶持。經過近年來的培育和孵化,目前基地企業已經在物聯網感知和應用、移動終端、數字電視、高速通信、信息安全、RFID、智能計量、觸屏驅動、衛星和應用、電源管理等多領域形成了核心技術和特色產品,集成電路和嵌入式系統的集成和應用也成為新的亮點。
在產業鏈完善方面,以應用帶設計,以設計促制造,積極完善產業鏈環境。基地結合地區產業在電子應用領域的特點,鼓勵服務器、智能電網、汽車電子、通信電子、裝備電子、物聯網、三網融合等行業的整機企業與園區設計企業開展合作,緊抓本地傳統產業發展為集成電路應用帶來的廣闊市場機遇,催生、聚集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水到渠成,改善產業鏈環境。
在科技創新方面,廣泛開展國際技術交流和科研自主創新,重視本土人才培養以及產業政策的制定與落實,孕育并保持可持續的產業環境。就國際合作而言,基地已與IBM、AMD等國際知名企業進行了多個課題項目的聯合研發,并與美國華美半導體協會、臺灣電電工會、臺灣工研院、德累斯頓工大等機構建立并保持了密切聯系。就自主創新來說,基地組織企業與各高校、科研院所廣泛開展產學研合作,鼓勵消化吸收自主創新成果。自主人才培育領域,基地充分利用國際合作交流與高校聯合培養等方式,為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的人才培養提供切實有效的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