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河南POS機“卡位戰”硝煙正濃

作者:RFID世界網收錄
來源:中國一卡通
日期:2013-09-18 09:42:25
摘要:2012年河南省近3000億元刷卡消費,產生約24億元手續費,POS機業務市場競爭激烈,誰卡住關鍵位置,誰把住消費入口,誰就擁有未來。
關鍵詞:POS刷卡消費

  2012年河南省近3000億元刷卡消費,產生約24億元手續費,POS機業務市場競爭激烈,誰卡住關鍵位置,誰把住消費入口,誰就擁有未來。

  核心提示

  1億河南人,年刷卡消費近3000億元,且年規模增長達30%以上,意味著每年至少產生5億元以上的收單服務費。為利益分配,中國銀聯、銀行與第三方支付機構(含銀聯商務)在不斷博弈。

  被POS機包圍的生活

  從出租車到燴面館,到黃牛黨,無處不刷卡

  POS機突然多了起來。

  上月,某商業銀行河南公司高管到鄭州人民路一家百貨店購物,偶遇一黃牛“倒券”,他順口以“沒帶夠現金”拒之,豈料,此黃牛魔術般從包里掏出一部移動POS機笑答:“您可刷卡。”

  仿佛就在一夜間,POS機充斥了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

  鄭州出租車的哥自費裝上了POS機;而收到快遞后,快遞員遞上一個POS機,“請刷卡”幾乎已經成為程序性動作。而在餐館、商超、影院、KTV等大眾消費場合,若干臺POS機一字排開的場景更是司空見慣。

  或許對于消費者和商家,這個巴掌大小的POS機只是一個便捷的支付工具,但對于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等“財主”來說,這還意味著行業市場日漸升起的硝煙。

  能夠讓資本之間燃起硝煙的,只有利益! 



POS機服務隨處可見

  POS機業務只是民間俗稱,而在金融體系內,它的準確稱謂叫銀行卡收單或線下第三方支付業務。當前,金融機構更傾向于稱呼后者。原因是,在中國的支付系統中,分為線上和線下兩塊。線上第三方支付如支付寶、財付通、快錢等,其流程是“消費者—第三方機構—賣方或銀行”。目前,線上支付市場格局是支付寶一家獨大。

  但線下第三方支付,如銀聯商務(中國銀聯旗下第三方支付機構)、匯付天下、通聯支付等,其流程相對復雜,“消費者—收單行(收單機構)—清算機構—發卡行”。銀行是發卡行,收單機構(POS機投放方)可以是銀行、第三方支付,而清算機構則只有中國銀聯一家。

  由于在發卡和清算環節相對壟斷,因此“線下支付”鏈條上競爭最激烈的環節就是“收單”,而“收單”最重要的工具就是POS機。

  今年2月,國家發改委全面下調刷卡手續費后,更是極大地刺激了社會大服務業對POS機業務的裝機需求。

  河南省POS機業務市場利益有多大?

  “它就像取之不竭的油田。POS機被裝上的那一刻,就會有油水冒出來。”這是記者在采訪中所聽到的最形象的描述。

  據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鄭州中心支行支付結算處提供本報的數據:2012年,河南省支付機構共開展支付業務9888萬筆、金額290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和32%,其中,銀行卡收單9855萬筆、金額2902億元。

  那么,近3000億元的銀行卡收單業務所產生手續費有多少?

  按照央行規定,刷卡手續費主要分為餐飲娛樂類、一般類、民生類(如超市)以及公益類四大類,其費率標準分別為1.25%、0.78%、0.38%和0。僅以一般類費率為基礎,河南省在上年所產生的刷卡手續費約24億元。

  一國有銀行的電子銀行部人士告訴記者,線下支付模式中手續費分成比例,是發卡行占70%,收單機構占20%,中國銀聯作為清算轉接機構占10%。

  也就是說,無論是第三方機構還是銀行,其利益競爭核心是20%的收單機構收益。以此計算,全河南收單機構收益至少有5億元。

  “跑馬圈地”競賽

  5億“收單”利潤被瘋搶,畸形競爭頻現

  “5億元的估值太低。”某第三方支付機構河南代理商稱,該公司市場的預估方式是參照河南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12年,全省達1.08萬億元,并以每年10%以上速度增長。在國內一、二線城市,刷卡消費比例早已超過付現。但在河南,刷卡消費比例約為三成。相對滯后市場+龐大消費基數+穩定的市場增量,這個潛在富礦很難讓人忽略。

  那么,“蛋糕”的爭奪者究竟有多少呢?

  至今年7月,央行共計發放7批、250家第三方支付牌照。

  但銀聯商務河南公司一人士介紹,“真正具備全國范圍內做銀行卡收單資質的第三方機構,只有30家”。

  2011年5月前,央行尚未發放第三方支付牌照,國內POS機業務的競爭主體僅限于銀聯商務與銀行。雖存在一些“借道”銀行實際操作業務的機構,但數量有限。但如今,30個“分餐者”一股腦蹦出來,極大地刺激全國POS機業務市場活躍。

  河南市場上較活躍的銀行系選手,有工行、交行、農信社、郵儲、招行等;第三方支付公司有銀聯商務、通聯支付、匯付天下、快錢、拉卡拉等。

  據官方數據,截至今年7月,除各類銀行外,在央行鄭州中心支行備案的銀行卡收單機構共計13家。

  但所有受訪對象均對此數量存有異議。“僅被我們發現的未報備機構就有六七家。”兩家第三方機構負責人直言。

  緣何如此?

  通聯支付鄭州分公司一人士稱,直至今天,央行下發的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也不過兩年。那些拿到全國牌照的機構要完成所有省份“跑馬圈地”,其人力、資金、管理資源根本無法支撐。于是,包括銀聯商務在內的第三方機構都想到了靠代理制,迅速擴展自身勢力范圍,甚至出現了“先上車、后買票”的違規操作。

  “就像一群人沖進免費購物超市,所有人都在瘋搶,難免會踐踏到秩序底線。”這是業內對當前河南POS機業務市場發出的警報。

  驚人的市場質變是由2013年開始的。

  僅僅半年,POS機市場的競爭即從比掃街效率、服務戰,迅速推進到了惡性價格戰,甚至在不斷擊穿行業底線。

  典型的做法是,為高費率企業套用低費率政策。比如,一些KTV里增設了小酒水超市,即是為繞開餐企1.24%的刷卡費率,直接套用低費率資質。

  這也讓一些機構有了更大膽的“開源”計劃:假設某餐廳原安裝的POS機刷卡費率為1.24%。某機構為爭取其成為客戶,主動幫助其“完善手續”、提供了費率為0.78%的新POS機。但或在幕后,該機構套用的是民生類企業資質、申請到了費率0.38%的裝機資格。于是,0.4%刷卡費率差額,即被該機構笑藏囊中。

  POS機被公開叫賣同樣比比皆是。只需一張身份證復印件、4000元,即可辦理手續費封頂的移動POS機。如前文提及的“倒券”黃牛即是一個縮影。而據央行規定,移動POS機的授權使用范圍,是在航空售票、物流等有上門服務結賬需求的公司才可安裝。

  銀行背后有銀監會盯著、違規成本太高,對這些“小動作”或不屑,或不敢下水,但財大必然氣粗的他們選擇了“一劍封喉”:釋放零費用裝機、及時到賬、刷卡費率補貼等新政策,并且,附加對商戶的貸款授信。

  “銀行可以忽視收單業務收益,是因其最終需求是存款。但這卻有力地擊沉了第三方機構的所有市場政策。”匯付天下河南區一代理商稱。

  政策較量+市場PK

  POS機利益分配“大亂”,渴望大治

  線下支付市場烽煙四起,但參戰主體基本分為兩條戰線: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雙方既有充分的內斗、互斗,同時,還有抱團聯合的群斗。

  但在慘烈競爭下,河南POS機業務市場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了首輪洗牌,已有部分第三方支付機構“蒸發”出局,銀行業亦嘗到了局部市場利益失守的苦澀。

  “市場打得太亂了,只得放棄。”某商業銀行河南分行高管嘆息。

  目前,該行在全省POS機裝機存量不足百臺。但某第三方支付鄭州分公司一中層告訴記者:“從9月份到年底,公司計劃每月新增裝機量在2000臺。”

  POS機業務市場“大亂”,其核心危害并非“誰違規拿到POS機”,而是為非法套現留下了太多機會。

  “每周、每一摞信用卡申報表都會出現假資料。”某銀行信用卡中心負責人稱,2011年第三方支付牌照下發后,極大地鼓勵了“信用卡代辦+POS機代辦”這一寄生業務。

  就連第三方機構群內也在呼吁,“競爭底線、退出機制基本缺失,違規成本過低,這個行業該管管了”。

  當然,主動“跳出來”要求做裁判的中國銀聯,并不是銀行與第三方機構所樂意看到的。

  今年7月,銀聯提出了《關于進一步規范非金融支付機構銀聯卡交易維護成員銀行和銀聯權益的議案》,要求2013年年底前,全面完成非金融機構線下銀聯卡交易業務遷移,統一上送銀聯轉接;2014年7月1日前,實現非金融機構互聯網銀聯卡交易全面接入銀聯。

  一個多月后,支付寶宣布停止國內全部POS機業務。業內人士評價,這是“死給銀聯看”。

  政策層面的較量,或在短期難以彌合各方訴求,市場層面的PK似乎會演變得更快。

  正如記者在鄭州一些批發市場及飯店所見,一家店裝配多家機構的POS機并不鮮見。“借記卡刷一臺機器,信用卡刷另一臺機器”。而這決定了,在未來低成本惡斗達到極致后,回歸到服務質量的競爭主線成為必然。

  “還要從為商戶提供整體服務方案入手吧。”匯付天下河南區代理商張某稱,總部已明確,在今年新POS機上植入更多的便民服務。同時,反向提供商戶小額貸款。

  銀聯商務河南公司一負責人也認為,3~5年后,POS機業務市場隨競爭整體利潤趨薄,會形成一個“勞動密集+技術密集”的市場,從而,行業門檻自然提升,走向全面整合。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