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規劃推進智慧林業發展
9月23日,國家林業局根據中央“要把發展林業作為建設生態文明的首要任務”的要求,發布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綱要》。《綱要》要求,未來將依托林業的資源優勢,打造高效的生態經濟體系。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發展特色產業,鼓勵發展新興產業,重點發展生態經濟型產業,到2020年森林覆蓋率達到23%以上,林業產業總產值達到10萬億元。
另外,《綱要》指出,未來將重點培育和發展木材及其他原料林培育、木本糧油和特色經濟林產業、森林旅游、林下經濟、竹產業、花卉苗木產業、林產工業、林業生物產業、野生動植物繁育利用產業、沙產業等十大綠色富民產業,構建綠色產業經濟發展框架。
記者查閱資料了解到,2012年,全國林業產業總產值約為3.95萬億元。“對于2020年能否達到10萬億的預期目標,主要還是看統計標準的具體情況。”一位林業系統的人士告訴記者,“《綱要》目前還只是中央的一份指導性文件,各地林業部門目前還沒有具體政策出臺。林業經濟產值的統計標準還有待商榷,各省的統計標準還有比較大的差異。如廣東地區在統計本省林業產值的時候,把家具制造、果品飲料加工等產業都歸在林業產值中;有些地區將葡萄酒銷售、森林養殖所帶來的收益也算入林業產值中;而在山東地區中,上述產業都不算在內,甚至造紙所帶來的產值也不在統計當中。而且林業部門在林下養殖、森林旅游、果品加工等行業與園林、旅游、農業系統還有很多重合的地方。”
對于相關企業的政策補貼,該人士說到,目前新的補貼政策還沒有出臺,未來肯定會對相關企業進行政策上的補貼和優惠,各地政府會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制定相應政策。根據山東地區目前對開荒造林的企業每畝補貼400元的政策來看,未來直接涉及經濟林產業、花卉苗木產業的企業或將受益。
值得注意的是,《綱要》中還觸及了最近市場上火爆的云計算、大數據等概念。根據《綱要》,林業信息化將由“數字林業”步入“智慧林業”時代。云計算、大數據、虛擬現實、3S(RS、GPS、GIS)技術以及移動互聯網技術將成為智慧林業的發展重點。智慧林業將在數字林業的基礎上大力推進林業下一代互聯網、林區無線網絡、林業物聯網建設。推進以遙感衛星、無人遙感飛機等為核心的林業“天網”系統建設。打造統一完善的林業視頻監控系統及應急地理信息平臺。同時,加大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創新應用,推進林業基礎數據庫建設,形成全覆蓋、一體化、智能化的智慧林業管理體系。
上述人士表示,智慧林業是林業系統中新一期發展規劃的重點,爭取能在2020年左右完成智慧林業建設的框架。目前3S技術以及移動互聯網技術已經在林業信息化中基本成熟,能夠實現準確的森林定位和及時的全網監控功能,立體感知技術也初見成效。而新興的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尚還處于探索階段,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利用,將對林業產業結構進行優化升級、引導綠色消費、促進綠色增長,同時將對生產技術和業務工具進行改進,能夠減少林業建設發展過程中的物質和能量消耗,實現循環發展,減少各種交易成本,提升林業發展的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