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中國車聯網市場 需與本土企業合作
在互聯汽車領域,中國市場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管理咨詢公司OliverWyman在近日的一項研究中稱,要依靠中國市場拓展互聯汽車業務,西方汽車制造商必須了解和適應中國市場獨特的游戲規則。
互聯汽車是目前汽車市場和無線信息技術領域最為熱門的話題之一。OliverWyman預測,截止到2018年,全球約有2.82億輛汽車將使用網絡服務功能;在此期間,中國市場新型互聯汽車的銷量將會攀升至0.68億,成為僅次于美國(0.82億銷量)的第二大市場;此外,2018年之前,在互聯汽車領域,中國市場的飽和率將達到58%,遠低于日本的89%、美國的87%和歐洲的78%,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汽車信息技術在中國是一個相對較新的話題,目前以導航、定位一類的移動應用為主,在未來會集中發展遠程服務、車隊管理和車載信息娛樂系統等更為高端的業務模塊。
OliverWyman的研究表明,中國擁有發展車載信息技術的良好的軟硬件條件。比如中國政府就對此提供了大力的支持,撥發大批資金用于推動互聯汽車的研發。
盡管如此,西方的汽車制造商要拓展中國市場仍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首先,他們對車載信息技術和相關的商業模式尚處在初期探索階段,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資金進行學習和嘗試;其次,他們必須了解和適應中國特殊的市場環境。相較于很多其他國家的市場,中國市場極端細分,運行規則撲朔復雜,而且具有十分強烈的地域差別,因此打開中國市場對西方車企來說是艱巨的任務。
基于這些原因,在國外成熟普適的商業合作模式在中國并不適用。目前在互聯汽車領域已有的很多合作戰略,比如奧迪、寶馬、通用、福特、豐田為拓展中國市場而彼此結成的互助關系,不能有效的作用于中國市場。唯一可行的方法是和中國的本土企業建立起全新的合作關系,依靠本土企業的力量和資源,逐步打開局面。
OliverWyman在研究中提出,西方車企可以利用自身的高知名度增加市場活動。“與本土企業建立起有效可靠的關系網應當成為西方汽車制造商進軍中國市場的首要任務,”Oliver Wyman的合作伙伴Juergen Reiner評論說,“只有依靠此類的合作關系,西方車企才能夠琢磨出真正適用于中國市場復雜狀況的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