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領域 開發與管理不能互相忽視對方
上周,info world網站的david linthicum發表了一篇闡述IT基礎知識重要性的文章,強調其可以有助于您更好的在云計算領域大展拳腳。在這篇文章中,linthicum認為,如果您對于傳統企業it環境沒有一個很好的理解,也就不要期待從云計算中獲得多大的成功。
在本文中,我想要進一步將他的觀點進行一些擴展,隨著服務器虛擬化的蓬勃興起,我所看到了一個更廣泛的趨勢。曾幾何時,當服務器管理員建立一個新的系統時,若想要控制該系統的運行,他還需要具備相當的應用程序方面的知識。而如果管理員犯了一個錯誤,他可能需要重建系統,或者更糟糕的是,需要尋求資金來購買額外的硬件。
然而在今天,幾乎任何工作負載都可以通過輕松地部署和修改虛擬機來獲得支持。對于硬件和相關數據中心基礎設施進行配置的需求已經不再那么強烈了,畢竟,其可以很容易地進行更改。數據中心管理員對于他們所運行的應用程序需要了解的知識似乎越來越少。
從他們的角度來看,這些應用程序只是一個運行虛擬機的數據存儲集群。他們真的需要知道這些應用程序的相關工作原理嗎?這難道不應該是云計算所帶來的承諾嗎?無論我們正在建設的是公共云或私有云,基礎設施都應該代替這些管理員們來觀察一切復雜性的業務,并允許較少的面向基礎設施的應用程序選擇私有云服務。我的觀點是:消費類的基礎設施,無論其是公共或私人的,都應該是簡單、快速、易于操作。
但問題在于,數據中心實際仍然要有人來彌補基礎設施和應用程序之間的差距。仍然要有人對于基礎設施和應用程序是如何工作的有充分的了解,以便使得基礎設施的配置能夠在實際的工作中滿足應用程序的需求。在許多情況下,基礎設施和應用程序管理人員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其實是缺失的,無論是傳統的it基礎設施環境下或是基于云計算的環境。
展望云分離
為了進一步的分析該問題,讓我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試想一下,一家企業正在考慮在該企業的新的私有云基礎架構中部署一個高度可定制的關鍵任務應用程序。
該企業的這一問題是具有前瞻性思維的,所以他們已經部署了一套云管理系統來管理其私有云。所有的應用程序開發人員需要做的是朝著一個基于web的門戶網站方向進行研發,他們被要求采用一系列的虛擬機。幾分鐘后,這些虛擬機就已經配置完畢,可以供這些開發人員使用了。僅僅幾天之后,應用程序的安裝和集成工作也開始了。
在這整個過程中,開發人員不需要知道關于網絡或存儲是如何配置的。他們僅僅只需要從菜單中選擇一些項目,填寫他們所需的ram和磁盤大小等基本信息。同樣地,基礎設施管理員在運行云基礎設施時也不需要了解相關應用程序是如何運作、如何被安裝的,甚至是做什么的也不用了解。相反,他們只需要專注于確保基礎設施的不斷安全運行。
潛在的問題在于互相忽視
首先,每個人的技能都發揮到了極致,沒有人強迫他們干他們所不擅長的工作,這聽起來很完美。然而,這其中可能潛伏了大問題。
例如,開發人員對于基礎設施管理員已配置的備份了解多少?盡管虛擬機基礎設施的備份的確是很容易的。保護一個基于數據庫的企業應用程序所需要的不僅僅是確保每24小時至少執行一次備份。若干數據的一致性進程可能需要在備份前運行,或者只需要在一天中的特定時間簡單地的備份。確保備份工作對于還原的虛擬機也是相當重要的。這也意味著,確保應用程序的數據是一致的。
同樣,云基礎設施是如何在不同的城市的站點被保護的呢?鑒于基礎設施管理員不需要了解任何有關應用程序,以確保適當的san卷被復制,網絡流量可以被導入到某些站點從而引發故障。然而,如果該應用程序所帶來的是比傳統系統接口數據更新或更舊的數據,使得相關有序數據變得不一致,他們是否知道呢?應用程序管理員是否知道要告訴基礎設施管理員呢?
這個例子涉及企業內部it部門所操作的私有云,但涉及到公共云基礎設施時也存在該問題(也許甚至更糟)。由于忽視了備份和復制的配置,應用程序的管理員現在發現自己要負責確保這些相關程序運行的配置,無論他們知道與否。畢竟,只有極少數的云服務提供商將為你服務到如此細節的問題。為什么呢?因為他們也不知道你的應用程序需要什么,不會無謂地專注于故障轉移或備份等可能會消耗更多資源的問題,那樣只會使得他們的服務顯得更加昂貴。
我不認為基礎設施和云管理員一點兒也不知道關于他們的基礎設施是如何支持應用程序的。他們可能并不需要知道新的補充程序是如何編程的,但他們至少應該有一個大致的想法,這些補充程序是如何使用的,數據是如何傳輸的,他們應該對各種方式的還原和復制具備相當的敏感性。同樣,那些負責應用程序的管理員們也需要知道更多有關他們的基礎設施上運行的能力。
最終,你的企業需要有普遍熟悉基礎設施(無論是公有云、私有云或傳統的it設備)以及他們所運行的應用程序的IT專業人員。當然,他們的深度和專業程度可以植根于一個或其他多個領域,但對于總體大局思路的完全無知至少是非常危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