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侯云德院士:智慧醫療可成深優勢產業

作者:范京蓉
來源:國脈物聯網
日期:2013-10-10 09:34:56
摘要:“信息化對醫療衛生事業具有重要意義,而深圳在發展智慧醫療領域具有明顯的優勢。”日前在深圳考察時,中國工程院侯云德院士在接受本報記者獨家專訪如是說。

  “信息化對醫療衛生事業具有重要意義,而深圳在發展智慧醫療領域具有明顯的優勢。”日前在深圳考察時,中國工程院侯云德院士在接受本報記者獨家專訪如是說。

  侯云德院士被稱為“中國干擾素之父”,是我國病毒學、基因工程和生物技術領域的領軍人物,與高科技城市深圳也緣分頗深。他曾參加深圳虛擬大學園區的奠基儀式,其成功研發的干擾素曾轉讓給深圳多家醫藥企業生產。今年,侯云德院士還被聘為深圳大學創新藥物研究所顧問。

  醫學的根本是健康信息

  在展望國內外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前景時,侯云德院士表示,信息化、智能化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在國內,醫療衛生事業的信息化建設已經成為新一輪醫療體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并且對促進經濟轉型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信息醫學方面,我國從1996年開始基因組學研究;現在落戶深圳的華大基因研究院已經成為世界上基因組學研究的佼佼者。侯云德說,現在的基因研究已可以很方便地應用到個人身上。“花1千美元就可以測出一個人的全序列基因,從中可以了解他有哪些的疾病傾向,很了不起。”

  “說到底,醫學就是關于信息的科學。個人的健康信息對醫生來說比什么都重要。”侯云德表示,醫療信息化的稱謂在國內不斷變化,早期叫數碼衛生,后來叫信息化,近年開始有了移動醫療、智能醫療、智慧醫療等說法。總的來說,是信息技術與醫療事業的結合不斷深入,是借助現代計算機、網絡和移動技術促進醫學研究、健康管理和臨床治療,而這也是國外醫療科技的發展方向之一。

  醫療衛生信息化,不僅能夠推動我國醫療事業發展,而且為產業和創新帶來機會。有機構分析顯示, 2012年中國醫療衛生行業IT市場規模為176.6億元,比2011年增長21%。

  將迎來個性化醫療時代

  當今醫學發展的趨勢特征是,生命與健康規律的認識趨向整體,疾病的控制策略趨向系統,正走向“4P”醫學模式。“4P”醫學模式即預防性(Preventive)、預測性(Predictive)、個性化(Personalized)和參與性(Participatory),“4P”醫學模式更加強調人的主動性,強調日常生活行為對疾病發生發展的重要性,從而強化對個體生活行為的干預以達到預防疾病、控制發展的目標。

  侯云德說,發展智慧醫療,也就是將物聯網技術用于醫療領域,借助數字化、可視化模式,進行生命體征采集與健康監測,將有限的醫療資源讓更多人共享,是符合當前的“4P”醫學模式要求的。特別是在疾病預防和個性化醫療兩個方面,智慧醫療扮演了重要角色。

  現代醫學發展的一大趨勢是從治療走向預防,而預防的基礎是掌握個人的健康信息。從現有的預防手段上看,人們預防疾病的措施還局限在完善飲食、規律生活和適當娛樂等基本手段,更高層次的實時監測血壓、心跳等都不是他們自己能做到的。

  在智慧醫療中,各種無線傳感儀可以把測量數據通過無線傳感器網絡傳送到專用的監護儀器或者各種通信終端上,如PC、手機、PDA、專用的信息采集端等,醫生可以隨時了解被監護病人或者跟蹤研究人群的病情和生理狀況,進行及時處理統計,還可以應用無線傳感網絡長時間地收集人的生理數據,用于個性化的診斷、治療乃至新藥研發。

  智慧醫療要打破信息藩籬

  醫療衛生信息化成為大勢所趨,從國家到地方政府都已經將其列入發展規劃,但目前也存在一些阻力。侯云德說,醫院處于自身利益的考慮,往往不愿意相互承認體檢結果,成為個人健康信息共享的一個障礙,要實現醫療信息化就必須打破這一障礙。

  深圳的信息技術企業、醫療設備企業和高校科研機構市場嗅覺敏銳,紛紛介入智慧醫療產業,自主研發了大量移動醫療設備和相關信息處理平臺。其中有些已遠銷歐美、東南亞等地區,在國內也在積極推動與電視、網絡、電信運營商的合作,將構建從醫療機構到社區、再到家庭的全方位健康管理網絡。

  侯云德說,在信息技術領域,深圳有華為、中興通訊等;在云計算領域,深圳建立了云計算中心;在醫療設備領域,深圳有邁瑞、倍泰這樣的業內領先企業;在生物醫藥產業中,深圳有華大基因等知名研究機構……總之,深圳發展智慧醫療優勢顯著,應當立足深圳、放眼全國,有條件時還可以進軍國際移動醫療市場。

  他建議說,如果從開拓市場的角度考慮,發展智慧醫療可以從易到難,先開發保健市場,充分發揮社區醫療機構網絡的作用,解決60歲以上老人的看病難問題。這也是中國進入老齡社會需要迫切解決的一個問題。其次,利用云計算技術,研發、搭建全國統一的電子醫療平臺,將包括個人病史、疫苗預防、基因情況等方方面面的個人健康信息納入其中,并最終實現健康信息在各個醫院之間的共通共享。

  【人物簡歷】侯云德,1955年畢業于同濟大學醫科學院醫本科。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病毒基因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十一五”、“十二五”重大傳染病專項技術總負責人,曾經擔任中國工程院副院長。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