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車牌統一標準將出臺 遠望谷等廠商大規模受益還需時間
備受關注的電子車牌標準正在編制中,統一標準或在明年底出臺。遠望谷等相關廠商將受益,但相關人士均表示大規模受益還需時間。
電子車牌是智能交通的基礎,發展前景廣闊
中國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了1億多輛,并且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長,造成環境污染嚴重、道路交通事故增多,傳統技術條件下很難做好車輛的統一有效管理,因此智能交通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電子車牌將車牌號碼等信息存儲在射頻標簽中,能夠自動、非接觸、不停車地完成車輛的識別和監控,是構建智能交通系統的基礎。
賽迪顧問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我國智能交通領域的規模將達到1500億元。而電子車牌是智能交通的基礎,市場發展前景廣闊。根據目前中國汽車的存量以及增長速度,多位業內專家均表示中國汽車的電子車牌時代已經來臨。
電子車牌發展的首要問題就是標準問題,車輛智能管理涉及多個部門,相關管理必須要有法律和標準作為支撐。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北京交管局正在研究試行安裝電子車牌、加快淘汰黃標車、鼓勵更新老舊機動車等措施以應對市政府關于空氣清潔行動的計劃。目前公安部正會同工信部、標準委等部門編制電子車牌標準,統一標準或在明年底出臺,然后進行試點。
據了解,電子車牌可對車輛實現米秒水平的精確實時定位,可以對每一條道路的每一個時段進行精細化管理。同時對紀檢監察部門監管公車、公安部門追查盜搶車輛、交管部門查超速和闖紅燈等違章行為、管理部門對停車收費等都能提供便捷的技術手段。
遠望谷等相關公司受益還需時間
電子車牌概念涉及的上市公司主要有:遠望谷、廈門信達、同方股份。但公司相關人士均表示,電子車牌要實現大規模的發展,還需要時間。
目前,電子車牌的商業模式還處在探索過程中,只有將技術和需求真正融合在一起形成解決方案進行商務運作,產業鏈才能真正形成起來。
遠望谷證代徐浪表示,“電子車牌是公司業務之一,但現在還沒有大規模推廣。”董秘呂宏補充道,“這些年公司這方面做了些試點,擁有了相關的技術儲備,公司在積極關注電子車牌市場的發展情況。”
據悉,遠望谷目前該方面的相關業務有:汽車智能電子車牌管理系統、機動車身份自動識別管理系統,智能停車場管理系統、海關自動核放系統路橋電子收費管理系統。廣州、深圳等地多個海關和口岸采用了遠望谷的車輛自動核放系統。
而同方股份董秘辦人士表示,“芯片業務主要放在下屬公司同方國芯,目前還未涉及到電子車牌相關業務。電子車牌還只是對未來的設想,得到實質性的發展還需要時間。”
廈門信達在此方面也有所涉及,目前的成功案例有:廈門路橋車輛信息化管理系統;龍巖運煤車輛監管項目;蘭州智能交通管理系統RFID車輛電子信息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