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來臨,信用卡面臨廢除危機!
和國外相比,國內NFC支付起步并不算晚,但過程卻異常緩慢,這其中固然有國內金融環境的影響,但最主要的因素還是對于技術標準的爭奪。
標準之爭,除了技術層面的問題外,實質是對未來平臺主導權的爭奪。經過漫長談判,以中國移動為首的通信陣營和中國銀聯達成共識,確定采用銀聯主導的標準,標準之爭終于塵埃落定。確定標準的進程雖然艱辛,但旁觀者已不難從中看出NFC所蘊含的巨大商業價值,也可以預料:未來的推廣之路絕不會是一片坦途。
目前,我國NFC支付的參與主體包括銀行、移動運營商、銀聯、移動終端廠商、商戶等,各方都在積極發展相關業務。
銀行方面,以招商銀行的推動力度最大。作為國內網上銀行和信用卡業務的領先者,招商銀行依托已有的技術和信用卡客戶量優勢,逐漸從信用卡服務供應商,轉變為移動支付服務供應商,不斷與手機廠商、電信運營商合作推出移動支付產品。去年9月份,招商銀行與HTC和中國聯通合作推出國內首款NFC手機錢包,之后又與中國移動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更廣闊的領域內進行合作。
第一個喊出“廢掉”信用卡,將其變成數據信息融入手機中;搶先與相關行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推出國內第一款NFC手機錢包……招商銀行的這一系列舉動,結合其在網絡銀行業務推廣中一貫的積極形象,顯現出在互聯網金融時代招商銀行的敏感與氣魄。對此,時任招商銀行行長的馬蔚華有自己的見解,在他看來,銀行不能放棄支付這個市場,如果銀行從支付退出去,那銀行的其他業務都將失去根本。
浦東發展銀行也是NFC支付推廣的先行者之一。和招商銀行不同,早在與中國移動合作之初,浦發就率先采取芯片貼片卡的方式先行布局近場支付領域。近一年來,浦發與中移動合作的重要戰略之一就是大力推進聯名卡的發卡力度,在全國12個城市發行近30萬張。浦發認為,在移動支付環境并不成熟的背景下,作為過渡方案,聯名卡在未來幾年內還有較大潛力。
廣發銀行也提出了NFC-SIM卡解決方案,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完全掌握主流移動支付解決方案的商業銀行之一,穩居移動支付領域第一陣營。2013年上半年,廣發銀行將正式推出同中國銀聯、中國移動合作的手機支付卡。
此外,中國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也紛紛推出了各自的NFC支付業務。
對于各大銀行布局NFC支付的舉措,業內普遍認為目的不在盈利,而在于提高交易量,吸引用戶。一位招行總行的相關人士表示,招行推動移動支付的整體規劃是要通過互聯網業務來帶動整個零售業務的發展,用意是通過最早推出移動支付,來贏得更多用戶的喜愛。
通信運營商方面,作為在標準之爭中通信陣營的主導者,中國移動早先采用2.4GHz的RF-SIM標準,最終經過協商與中國銀聯簽署移動支付業務合作協議,共同推出基于NFC的手機近場支付的通信標準和銀行支付標準(符合國際標準)。標準統一后,中國移動開始大規模推廣NFC手機支付業務。據透露,中國移動今年銷售的智能手機中將有超過1000萬部具有NFC支付功能,而內置NFC移動支付將會成為其推廣TD-SCDMA終端的一個重要賣點。
其他兩大運營商中,中國聯通與招商銀行在去年底聯合推出名為“聯通招行手機錢包”的信用卡手機支付產品;中國電信也將推出電子錢包,并啟用終端定制。
與銀行一樣,在現階段NFC支付推廣中,通信運營商也將目標定為爭取用戶,為此將與各行業開展廣泛合作。上海移動計劃未來重點關注金融、市政公交、商戶和政企校園四大領域。據上海移動數據業務部相關人士介紹,就本地而言,未來計劃和12580商盟打通,進而推進O2O(線上到線下)支付應用,“我們推出NFC支付業務,主要是為了增加用戶黏性?!?/P>
在終端建設方面,中國銀聯主要負責支付POS機的建設與改造,到去年年底其“閃付POS”已突破100萬臺。銀聯還在50個城市建立100個閃付商圈,以提高閃付POS的使用活躍度。以三星、HTC為代表的手機生產廠商則已經推出了數款NFC支付手機。遺憾的是,蘋果最新一代iphone仍不支持NFC支付,這對于NFC支付推廣不是一個好消息,但針對iphone的NFC背夾等輔助裝置的推出也許可以改變這一現狀。
NFC支付的特點,決定了各行業搶占市場不能采用封閉性的“跑馬圈地”模式,必須要抱著比以往更加開放的態度,通過與其他行業進行合作來實現各自戰略。因此,“合作”注定將成為國內NFC支付推廣進程中的創新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