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信打造“中華支付”統一平臺 NFC將納入
臺灣“行政院”將開放第三方支付O2O(Online to Offline),中華電信率先揭露相關布局,中華電信總經理石木標昨日表示,未來將整合旗下MOD、HiNet以及移動裝置的支付系統,打造暫名中華支付的統一支付平臺,過去在近距離無線傳輸(NFC)及QRCord兩種移動支付技術,也將納入此平臺。
根據行政院昨天協調的政策開放結果,不限金融業、不限網通業,只要符合資本額等資格,任何行業都可以申請,承作第三方支付業務。中華電信主管表示,如果能符合申請資格,中華電信有意切入第三方支付,彌補金流的版圖。
目前中華電信擁有上千萬網絡會員,超過千萬的移動通信用戶,近500萬的家庭用戶,成為切入電子商務及多元支付的最大利基。中華支付預計3月正式對外公布,未來第三方支付也將納入這個平臺,中華電客戶可以透過手機、透過電視、透過電腦進行移動支付。
O2O移動支付松綁,讓爭取多時的業者振奮,包括電信業者、網路金流業者、部分平臺服務商,都啟動布局,準備搶食相關商機大餅;實體商家、網路新創業者,也有望成為政策開放的間接受惠者。
多位業者指出,先前專法議定的范圍,只是追逐過去、解決十年前的問題,現在開放O2O,讓法規架構終于看見未來,追上國際最新的移動趨勢。
業界認為,開放第三方支付業者做O2O,是繼去年3月政府開放平臺業者以特約商店身分,從事信用卡代收之后,最重要的第二波突破,對產業發展鼓勵意義大。
不愿具名的業者分析,O2O形成的商機可分兩個面向,包括支付業者本身的商機,以及移動支付發達引發的實體商機,以及創新和創意動能。
以支付業者本身的商機來說,藍新科技總經理詹圣生認為,臺灣第三方支付要發展,只有C2C拍賣平臺金流、跨境支付金流、及O2O移動支付三大切入點,C2C部分已有PChome與Yahoo先占,跨境部分也有門檻,O2O有機會成為最生氣蓬勃的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