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大中城市公交一卡通 青島琴島通卡可乘地鐵
2016年底前大中型城市初步實現公交一卡通跨市域、跨交通方式使用到2020年全國聯網
公共交通一卡通全國聯網有了時間表。交通運輸部17日宣布,預計2016年底前,全國大中型城市初步實現公交一卡通的跨市域、跨交通方式使用;到2020年基本實現全國范圍內跨市域的公共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全國聯網。
交通運輸部運輸司副司長王水平17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交通部已于近期印發了關于做好《城市公共交通IC卡技術規范(試行)》驗證工作的通知,標志全國公共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工作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
公交一卡通在我國起步于1999年,近年來取得了較快發展。目前全國已有254個地市級以上城市發行了公共交通一卡通,總數超過3.5億張,使用范圍覆蓋了公交、地鐵、出租汽車等多種交通運輸方式,應用功能擴展到小額消費支付領域。
“目前,江蘇、廣東、吉林3省以及37個公交都市創建城市已開展公交一卡通互聯互通技術規范驗證工作。但各地公共交通一卡通在發展過程中也暴露出標準不一、各城市間不能聯通、無法實現大規模聯網應用等問題。”王水平說。
他介紹,此次推進工作將通過以點帶面、先區域后全國、先驗證后推廣的方式,先在全國選取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東三省等部分區域開展聯網工作,逐漸過渡到全國聯網。
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等單位負責編制了《城市公共交通IC卡技術規范(試行稿)》,并組織開展了技術規范的試點驗證工作。
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主任曹德勝告訴記者,技術規范還考慮了在智能手機平臺實現互聯互通應用的技術、安全和業務需求。下一步在試點驗證階段,計劃在智能手機平臺上進行一卡通技術試用,選擇適合的解決方案,在試點成熟后向全國推廣。
一卡通如何全國“互通”
——交通運輸部運輸司副司長王水平答記者問
公交一卡通如何在全國聯網?能給百姓帶來多大便利?為此記者專訪了交通運輸部運輸司副司長王水平。
問:公交一卡通互聯互通有沒有“時間表”?
答:公交一卡通互聯互通工作的重點是解決群眾持卡跨地域跨交通方式使用問題。按照計劃,互聯互通工作爭取到2016年,初步完成大中型城市互通;2020年,在全國范圍內基本實現公交一卡通跨地區、跨交通方式的互聯互通。
為實現這一目標,交通運輸部提出了“統籌兼顧、兼容并蓄、逐步替換、平穩過渡”的發展思路,與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共同努力,通過以點帶面、先區域后全國、先驗證后推廣的方式,先在全國選取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東三省等部分區域開展聯網工作,逐漸過渡到全國聯網。
同時,在實施過程中,將切實保護公交一卡通企業利益、不增加群眾負擔。
問:公交一卡通互聯互通如何實現標準化?
答:在前期深入調研和統一行業認識的基礎上,交通運輸部組織編制了《技術規范》,包含了卡片、讀寫終端、技術接口、安全管理等方面內容。
為確保技術規范的安全、可靠、適用,交通運輸部在江蘇、廣東、吉林3省及37個公交都市創建城市,組織對技術規范進行全面驗證,修改完善后向全國推廣,最終形成國家標準。同時,組織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牽頭建設國家級公交一卡通清分結算平臺,著手運用市場機制,實現一卡通支付業務的跨地域清分結算。
近期,交通運輸部將結合行業發展需要,組織編制行業發展指導意見,為行業未來發展指明方向。對行業和群眾關心的公交一卡通服務價格、服務質量、風險控制等方面問題也將相繼出臺有關管理政策。
問:公交一卡通互聯互通將為百姓提供哪些新服務?
答:群眾將從四個方面感受到新變化。
一是內涵更豐富,在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前提下,除實現公交一卡通跨地域使用外,更加注重多種運輸方式間的互聯互通,包括城市交通、城際軌道、道路長途客運、水上客運等。
二是技術更先進,結合國內外最先進的技術,充分兼容現有各地正在使用的技術標準,保障未來的升級改造平穩完成。
三是服務更完善,根據不同區域的特點,在滿足人民群眾對互聯互通的需求基礎上,充分尊重當地特色,提供各個層次的個性化服務。
四是市場更規范,通過管理政策與行業自律,制定準入和退出機制,嚴格規范各種亂收費和壟斷謀利現象,推進公開化、透明化管理,促進行業科學、健康有序發展。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據新華社
六問公交一卡通全國
生活在大中城市里的公眾,手里基本都有一張乘坐公交、地鐵用的公交卡。交通運輸部運輸司副司長王水平17日在此間宣布,即日起推進公共交通一卡通在全國的互聯互通工作。
小小的公交卡如果一卡通行全國,會不會增加企業成本?會不會造成公交漲價?會給公眾帶來什么?圍繞諸多疑問,記者對有關方面進行了采訪。
一問: 聯通要花多大投入
目前,全國254個城市實行了公交一卡通,分別執行著住建部制定、中國人民銀行制定或者二者混合的技術標準。交通運輸部已于近期印發了關于做好《城市公共交通IC卡技術規范(試行)》驗證工作的通知,將采用這一統一的技術規范,取代各城市自有的技術系統。
“新標準兼容以上三類老標準,不需要新建系統。”交通運輸部運輸司綜合處處長徐文強告訴記者:“但需要對原來的系統進行軟件升級改造。”
升級需要花費多大投入?中國交通通信中心是公交全國一卡通的技術支持牽頭單位,正在建設全國清分結算平臺。結算平臺負責人汪宏宇給記者估算了一筆賬:粗略估計,全國需近40億元的投入。北京有7000多萬張公交卡,居全國第一,公交卡由北京市市政一卡通公司負責,這家國有控股公司在全市有17萬臺終端機具,一個機具升級需花費近500元,估算需8000多萬元升級資金;江蘇省按照把老系統全部放棄,重新上馬新系統的辦法來估算,全省需要近7億資金投入。如果僅是升級,需要2億元;鄭州市有3000臺機具,升級估計需要1500萬元。
二問: 更新資金由誰出
“這些投入不會讓企業出。”徐文強解釋說,各級財政將撥付支持資金,但金額有限,大頭靠市場融資解決。如江蘇省,各級政府拿出一億元資金,其他靠市場來融資。
“這個市場融資不是靠企業向銀行貸款,也不用企業向別家借錢。”徐文強說:“各城市把此當成了融資平臺,積極性很高,銀行也十分感興趣。融資平臺沉淀資金的利息,就能彌補升級成本。”
汪宏宇進一步解釋說:“公眾手中的公交卡,相當于一張變相的銀行卡,在全國統一的平臺內流動,其實質是類金融服務,如同支付寶一樣,是金融服務業在公眾消費中的拓展。”
徐文強認為,這是項多贏的事情。公眾仍同以往一樣刷卡,乘坐公交不會多花錢;公交企業不僅不受任何影響,而且融資平臺贏利后,將返補公交企業;各城市的一卡通公司也不需要自掏腰包承擔成本。原有的發卡渠道不變,誰發卡,誰收錢,誰融資。
徐文強說:“通過全國聯網一卡通,做大了蛋糕。”
三問: 全國清分結算平臺起什么作用
“全國平臺不發卡,不融資,是個分賬的結算平臺。”汪宏宇介紹,到今年7月,這一平臺將建成投入試運營。其運營方式是,地方上的結算平臺與全國結算平臺對接,可以一省為單位,也可以城市或者城市群為單位。交通運輸部將開展試點的是京津翼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與全國結算平臺對接。凡是旅客跨出本區域結算平臺,到了另一地的,進入全國結算平臺,全國結算平臺結算出旅客在甲區域內消費的錢款后,發回給其發卡所在地的乙區域,由乙區域把錢支付給甲區域。“從全國結算平臺上流動的,就是數字符號,不過手錢。”汪宏宇說。
四問: 各地公交價格不一樣,怎么辦
“旅客異地消費公交時,不享受當地政府的優惠補貼,按照當地的原價支付票款。”交通運輸部運輸司副司長王水平說。以北京為例,北京市民乘坐公交一次刷卡0.4元,但其原票價為1元,北京市政府每張票補貼0.6元。上海市人到北京刷卡,則一次刷掉1元錢,不享受北京市的6毛錢補貼。
五問: 如何解決公眾充值退卡問題
王水平說,目前在個別城市,公交一卡通在使用過程中遇到了諸如押金、退卡困難等問題。下一步,將研究相關的改革政策,通過合理的機制進行解決。
他分析指出,造成退卡的主要原因是,公眾不在甲城市生活了,到了乙城市卡成了廢品,必須退掉。實現了異地通用后,將能減少公眾退卡。交通運輸部正在組織編制技術規范,制定好相關異地充值、退卡的服務規則,滿足公眾需求。
六問: 卡上的資金安全有保障么
中國交通通信中心主任曹德勝回答說,系統設計上采用了對稱和非對稱密鑰相結合的方法,支持國密算法,同時兼容現有的國際通用算法。不僅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對密碼算法的要求,而且滿足公交卡對安全技術的需要,確保在交易過程中的真實性、合法性,保證持有人的資金安全。
此外,后臺系統也建立了風險監控機制,一旦發現異常交易,將特別處理,確保持卡人的賬戶安全。
一卡通已在多領域應用
記者從青島市琴島通卡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自2009年人大1號議案通過后,琴島通卡項目自2010年3月31日正式發卡,3年半的時間已經累計發行琴島通卡303萬張,應用領域覆蓋了青島市域(六區四市)范圍內近7000輛無人和有人售票公交車、18家出租公司的3700輛出租車、中石化加油站、膠州灣隧道、輪渡、新華書店及超市便利店、商店、餐飲娛樂等領域。
目前,青島地鐵3號線和2號線正在加快建設中。作為城市一卡通,未來琴島通卡將用于乘坐地鐵。“目前我們正在著手研究公共交通一小時免費換乘項目。”青島市琴島通卡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所謂一小時免費換乘,就是說在一小時范圍內,譬如第一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刷琴島通享受八折優惠,第二次換乘免費,第三次或更多次換乘再實行低折扣優惠。目前國內部分城市已經開始實施,目的就在于鼓勵市民多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倡導綠色環保出行,減少私家車數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