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虹:城市一卡通的現狀與前景
4月22日—23日,2014第六屆中國移動支付產業論壇在京隆重召開。會上,住建部IC卡應用服務中心主任馬虹發表重要講話。以下為她的講話內容。

住建部IC卡應用服務中心主任 馬虹
馬虹:非常榮幸受主辦方邀請,就城市一卡通的情況做個匯報。
在新老朋友交流過程中大家也談到了,一個是交流一下城市一卡通的情況和應用前景,第二也非常希望了解關于城市一卡通的現狀。下面,我就城市一卡通目前的支付現狀給大家做個匯報。因為,今天整個大會的主題就是移動支付,因此我就城市一卡通的支付情況給大家做個溝通;第二是城市一卡通的前景;第三專門談一下關于移動支付。
城市一卡通的現狀,我相信很多在座的代表中都有,城市一卡通就是1999年的時候由住建部開始實施的以公共交通應用為基礎的一卡通系統,目前已經應用到城市40多個領域,根據城市應用和特點不同,在各個城市應用中也有寬泛的、也有單一的。現在應該說實現了它的多元化,一個像現在的部分城市還是單一的公共交通卡,第二在很多城市發行的是市民卡,在這張卡的功能包含了公共交通,同時也包含了社保,同時這張卡已經從不記名變成了記名卡,已經加載了大量的市民信息,我想在這方面做一個簡要的介紹,因為我們通常大家手里所持有的城市通卡基本上是不記名的,因此它在丟失以后是不掛失的,但是隨著不同的城市對于這張卡的要求和需求不同,所以有些城市就發行了兩類一個是記名的A卡,還有不記名的B卡,B卡主要用于市民出行。第三類被大量的應用在了城市里用的小額支付領域。
城市一卡通從1999年發展到現在,已經持續發展了11年時間,在這11年時間里一直遵循統一規劃、標準現行、市場引導、政府協調的原則,之后住建部在城市一卡通應用方面陸續頒布了14項相關標準,涵蓋了從卡片、操作系統、終端,包括安全系統和后臺系統等等,應該說現在的城市智能卡系統這套標準是比較完善的,當然標準隨著它的不斷應用我們還在不斷的進行升級。
其中有一項工程標準也是國標我想在這個地方做個特別介紹,在去年的11月1號住建部專門發布了一個我們國家的第一項涉及到城市的智能卡系統的國家工程標準,這個工程標準名稱就叫城鎮建設智能卡建設工程技術規范,這個標準的頒布有比較重要的三個意義,我想在這個地方也給大家做個特別的介紹:第一個意義就在于它是我們國家迄今為止第一項在城市智能卡領域應用方面的第一項國家工程標準,在這個地方我想再多羅嗦兩句,我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我們國家標準分為兩類:產品標準和工程標準,產品標準主要是對于在一個系統當中所涉及到的系列產品進行統一的規范和要求,工程標準主要是針對在建設過程中應該遵循的統一技術要求、技術體系,包括進行工程驗收時必須依循的標準。
第二具有指導意義的原因在于,因為其中有部分作為強制性條文,主要是在安全的管理方面,在這點上今年兩會以后,實際上我們國家在互聯網安全方面提出了很多要求,包括也成立了一些機構,都是要加強系統安全和互聯網安全,不要小看一張卡,它涉及到的一個是百姓出行以及最貼近城市建設的基礎卡,這對系統安全要求更加嚴格,因此在涉及到安全內容方面是強制性條文,接下來會在國標的宣標和貫標方面都會加強,我印象里好象在上周剛剛由住建部標準定額司召開了一個關于這項國標的宣貫會和培訓會,邀請相關專家對這項標準內容進行了詳細解讀,也完善了它相關的事宜,包括接下去由標準定額司牽頭還會進行相關這項國標的培訓工作。
第三個剛才我也談到了,對城市智能卡設計、施工、驗收方面,都提供了相關的文字依據。
城市一卡通剛才我也談到它的建設是有四個原則的:第一個原則就是必須要有規劃,只有在統一的規劃指導下才能開展相應的工作,不是說頭腦一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因此最早是在2003年的時候由原建設部頒布了建設IC卡五年規劃,這個規劃是到2008年,在五年發展規劃里提到了很有前瞻性的一項規劃,也就是系統的安全以及系統必須要針對未來的應用要有前瞻性,以及與其它行業跨領域應用的事情。當然,在那項規劃里也特別談到了,必須要求在整個行業的智能卡發卡應用和服務體系上,必須要確保未來跨行業、跨地區一卡多用的戰略目標。
2008年我們直接參與了國家金卡工程五年發展規劃,其中涉及到智能卡在城市建設及公共服務領域應用章程的時候,就是在住建部科技司的參與下制定完成的,當時這項規劃里特別提到必須要在建設過程中要遵循統籌規劃、統一標準、聯合建設、一卡多用的指導方針,要求在城市內的公共交通、燃氣、路橋收費、風景園林等行業,要求加大IC卡的推廣和力度,也特別談到了要為公交卡及城市智能卡應用實現全國的互聯互通,要求奠定基礎。
所以說,在2008年所頒布的這項全國的智能卡金卡工程的五年發展規劃當中,再次提出了互聯互通的戰略目標。到了2014年的時候,由國務院剛剛印發一個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時間是從2014年到2020年。也特別談到了目前建立城市群成本共擔和利益共享的機制,要求建設城市一卡通,推進跨區域的互聯互通,促進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共享共建,因此在國務院頒布的這項城鎮化規劃當中又一次提到了,要求進行咨詢的合理配置,要求進行開放共享,要求進行系統的兼容,共同促進互聯互通的發展。
我們剛剛談了標準和規劃,現在就談一下目前的現狀。目前的現狀是這樣,全國城市一卡通系統到現在為止,應該說是按照統一的標準體系進行項目建設的城市已經達到了160多個,這160多個城市當中包括了現有的四個直轄市,90%以上的省會城市以及大部分的地級市,覆蓋了中國將近6億的城市人口,占中國人口總數的40%多,所以這是目前的一個基本應用現狀。當然,剛才數據里還有一個數據,就是目前我們已經實現發卡總量達到4億多張,已經實現了35個城市城市一卡通的互聯互通,而且互聯互通的卡已經發行了1億多張。
前景展望,第一個想跟大家說的是關于互聯互通的工作,實際這項工作是從2008年開展的,計劃這項工作在我們的規劃里應該有十年的時間,到現在為止已經實現互聯互通的城市已經達到了35個,覆蓋了我們國家的六大片區,通過這張圖不難看出主要還是集中在中東部的經濟發達地區,因為這些地區城市一體化發展比較快速,人員流動比較密集,城市人口比較多,無論是百姓還是城市一卡通運營單位在這方面也都有迫切的需求。
目前的互聯互通情況,現在每天互聯互通的日交易筆數達到了10萬筆,剛才我也談到了主要是集中在中東部地區,這是互聯互通跨卡交易量增長曲線圖,尤其是節假日是平時工作日的幾倍以上,馬上要迎來的五一假期一個帶來的是出行的壓力,一個是景區的壓力,一個是服務體系的壓力,我們也希望給百姓出行創造更便捷的條件,當然這不是一個部門、一個機構或一個標準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多方聯動。
剛才也談到發卡量,時間關系我就不再多說了,全國的發卡量超過了4億張。一卡通的應用延伸,在這方面我想談一個我們在政策層面的考慮,因為今天的主題是支付,但支付不是作為我們城市一卡通發展的主要方向,因為城市一卡通的主要發展方向還是應該以在城市內的基于對百姓生活讓百姓能暢想或者讓百姓能體驗在信息化高速發達情況下所帶來的便利。但是確實在發展過程中涉及到了支付,因此在這方面我們也反復的要求行業內相關的智能卡運營單位,也一定要在遵循人民銀行、銀聯包括金融體系下相關的政策標準的總的指導意見下開展工作。現在在整個行業內的應用,比如像公共交通、社區管理,比如剛剛也談到了停車場管理,像水電煤的繳費基礎應用,實際現在在很多地區已經發展到了小額支付。像現在我們了解到我們行業內現在已經有十多個城市的運營主體已經拿到了央行發的第三方支付應用,所以也帶來了資質許可方面的便利,更有利于他們在本地業務的拓展。
這個行業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前面的十年時間97-07年,這十年主要做的工作就是制定規劃、統一標準和市場初步的應用,這十年當中各地的城市規劃還都是以城市的單一應用為主,本城市都是致力于在本城市的系統內開發應用,而且更多關注的是單一城市的穩定有效運營,還有一個就是培養支付習慣,今天這個會是在北京召開的,我相信很多參會者有北京、上海等地的,大家都知道我們推行這張卡的時候經歷了漫長的階段,經歷了七年時間進行所有的系統籌備和搭建工作。
從08年到11年,這幾年我們認為行業的發展已經到了突飛猛進階段,因為單一的應用已經不能滿足需求了,因此這時候更多的是發展到一卡多用,08年也開始有效進行全國城市一卡通互聯互通的嘗試,這個階段我們更進一步的探索市場的需求和調動協調力,再有希望把市場的協調機制更大的發揮出來,間接也能夠實現持卡人對于這張卡的認知度、關注度和忠誠度。
2011年到現在信息化高速發展,進行互聯互通的工作同樣也不能辦法各個運營單位對這張卡的拓展需求,因此2011年到現在更多的我們仍然推進了標準先行,在標準的指導下開展與其它行業廣泛的合作,比如在很多城市開展了跟金融IC卡的合作,開展了和我們運營商移動支付的合作,其實都在有效的探索和嘗試。相關的政策支持,一個是作2012年年底的時候,國務院有一個文件,就是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指導意見,其中也第一次談到了關于完善公交體系對于移動支付體系要求作為支撐,所以第一次談到了移動支付。
再有一個,也要求加快完善標準的制定,實現跨區域的互聯互通城市一卡通工作。2012年12月份,住建部開展了關于國家智慧城市的試點工作,智慧城市的試點工作到現在為止一度在全國已經開展了193個試點城市,在這里面就談到智慧支付是作為整個城市智慧化支付的一種新方式,也談到了包括城市一卡通、手機支付、市民卡支付等等,都應該作為智慧城市支付的載體和支付方式。
另外在文件里也談到了,城市一卡通作為智慧城市當中的一個著力點,也希望作為我們信息化建設的一個支撐有力手段,而且在智慧城市的評價體系里,已經把各個城市的城市一卡通建設情況納入進去了,因此各個城市現在在開展智慧城市的建設過程當中,也要求對城市一卡通的系統進行完善和升級改造。
今年年初的時候習書記在考察北京的時候,也提出了關于城鎮經濟一體化發展,要求推動京津冀工作的指導意見。李總理也提到了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并且在去年的達沃斯論壇上再次強調,要求簡政放權,調動市場機制,把應該交還給市場的讓市場需求決定市場規則。因此在這方面,我們也進一步認識到一個大的信息化系統建設,必須要依靠市場的協調機制,而且必須要保證它的可持續性健康發展。
社會關注民生所向大家也都知道了,城市一卡通是作為最貼近百姓生活的一個著力點的一張卡,所以在這張卡發展過程當中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響應。一個是第一位我們國家金卡辦的總理同時也是我們的原副總理曾加華,為城市一卡通工作題名題辭,現在在35座城市的1億多個持卡人已經實實在在的享受到了這張卡的便利所帶來的生活方便和便捷。
再梳理一下城市一卡通與智慧城市的關系,在智慧城市建設當中也明確提出了對城市一卡通的建設要求。城市一卡通對區域經濟和一體化城市群建設的要求,其實通過35個已經實現互聯互通的城市不難看出,對于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互聯互通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第三個就是新型城鎮化,通過今年的兩會文件大家實際很容易理解,快速的推進城鎮化的發展,是作為我們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和轉型的重要著力點,在城鎮化發展過程中信息化的建設必須要同步跟上,國家也有很多文件要大力促進信息化發展的問題,主要是我們不能做城鎮化的同時不能忽略城鎮化的發展,兩者必須有機結合,使城鎮化必須與信息化發展結合起來,不要再形成信息孤島,要形成建設的一體化。
再一個就是關于移動支付,我們現在在很多城市與運營商溝通的試點模式是各種各樣的,從政策市場導向來講合作是必然的趨勢,而且這一定是最方便百姓的,一定要先試點后推廣,在試點的基礎上找到一些共同點和可以推薦使用的先進點,可以在全國大范圍復制,這方面我們正在積極探討,由于時間關系我就不說案例了,目前正在開展移動支付的城市有30多個城市,確實應用的情況五花八門各種各樣,我們當然也在對這些案例進行梳理。
合作共贏是發展目標,在這點上我們到現在也認為,其實行業與行業的合作技術不是根本問題,最重要的是利益,如何使利益共享這是我們要關注的著眼點,在利益共享方面最基本的我們要實現共鳴,因為它必定涉及到行業之間的合作,所以要保證運營商的利益和原有城市一卡通的利益和持卡人的利益,這種情況下我們才能推動行業與行業的磨合,我們應該在合作的前提下擴容發展,而不應該萎縮,共贏發展是必然的目標。
第三個就是我們認為前景是非常廣闊的,在這點上我們也談到了,我們一方面在制定標準,另外一方面我們有試點,第三方面我們希望快速的在全國推動試點向示范的轉移,而且在合作大的基礎條件下目前也找到了一些共贏的方式方法,因此我們認為前景非常廣闊,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確確實實可以看到增值效益。
特別介紹一下,在和運營商洽談過程中,我們也意識到城市一卡通系統應該有個TSM平臺的支撐,因此也開展了這個平臺的建設工作,在去年年底我們已經進行了初步搭建,預計在今年6月份全面推出,建設工作也正在和運營商進行不斷溝通和協調。
這個拓撲圖很具體了,這是一個大的架構和TSM平臺在下一步與運營商合作的思路和思考,也歡迎感興趣的產業鏈上的企業,我們也歡迎,無論是通過運營商,也可以跟我們進行廣泛探討,我們覺得這個市場已經存在了,我們現在需要融合各方資源,共同促進城市一卡通的增值和藍海效益。
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