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RFID監獄人員定位之風“吹”進監獄信息化建設
監獄信息化并不是這幾年才興起的,卻在這幾年逐漸的被重視起來起來。監獄信息化建設是一個龐大的艱難的工程,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完成,也不是僅僅依靠一兩件科技產品就能夠做到。真正的監獄信息化,當然是要做到物資管理信息化,人員管理智能化,不僅僅是要保證獄警們在監獄工作時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保障獄警和服刑人員的安全問題。在監獄內部,要避免發生服刑人員外逃、斗毆等事故,在監獄外部,更要保障,外部的不法分子無法和內部的服刑人員沆瀣一氣,里應外合,給社會造成不安定的因素。
因此,監獄信息化的重點并不是在于提高獄警們的工作效率,而是在于如何能夠最大限度的監控好、管理好監獄內的服刑人員,從而保障社會的安定和諧。在監獄中服刑的人員,雖然不能說都是大奸大惡之輩,但卻是也不乏這類的人。如果不是靠著一些科技手段,單單依靠現有的司法監獄人力,恐怕也很難管理監控好那些窮兇惡極之人。監獄的安全問題主要集中在罪犯脫逃和獄內發案的管理,這是監獄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罪犯脫逃的形式有很多,如翻越圍墻、跟隨車輛混出大門、暴力沖門、出入監獄禁區等這些行為都可以認為是對罪犯行蹤的失控,另外像聚眾斗毆、襲警、非正常死亡等獄內發案的情況則更多是因為僅靠人力和視頻監控無法實現對所有區域100%的監管。
在這樣復雜的背景下,在這樣迫切的管理需求下,監區內部罪犯管理的智能化發展上,勢必要加強監區內部人員定位監控的力度。以前是技術上達不到監獄管理局的定位需求,現在確確實實是有了這方面的技術,并且這方面的技術已經受到了部分監獄的認可。
作為國家刑罰執行機關,監獄不容置疑的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在當前恐怖事件屢發的情況下,維護社會安寧和穩定、預防犯罪和改造罪犯顯得尤為重要,監獄在國家機關中的位置更是重中之重了。正是因為監獄的特殊性、重要性,所以,監獄方面也對在押人員實時定位系統提出了很多的核心需求。
一、定位目標數量大:目前、我國的監獄面積比較大,監舍數量多,管理的在押人員數量也不是小數目,并且,要對在押人員進行移動跟蹤定位,本身就是困難重重,再者,在押人員人數多,分布的又比較密集,這些都對系統的性能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二、系統穩定性:監獄是國家司法機構重地,監獄本身的系統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外來的系統自然也是要具有一定的保密性。監獄內部布設有各種的報警信號。監獄人員實施定位系統如果要應用在監獄里大肆推廣,那必然要保證信號傳輸的可靠性、穩定性,盡可能減少誤報警的幾率,甚至是杜絕。
三、系統的兼容性:監獄是個特殊的地方,必然是要有自己獨立的網絡,獨立的保密機制,要想在監獄中應用起監獄人員定位系統,該系統必然要能夠與監獄內部現有的各種智能系統集成融合、聯動,真正編織一張定位網。這樣的一套監獄人員定位系統必然要具有一定的兼容性,要能被集成入其他的系統,也要能夠集成其他的系統進來。
當然,除了以上的幾點核心之外,也要能夠實現監獄內部一些基礎的管理功能,比如說,門禁管理,報警管理,軌跡回訪。監獄人員定位系統,如果能夠滿足以上的幾點,那么,可想而知,這樣的系統會有多受歡迎。這種監獄人員定位系統,通過安裝在監獄內部的低頻定位器、信號讀寫器以及犯人隨身佩戴的天一眾合rfid監獄腕帶,根據這套設備進行數據的采集和定位判斷。rfid監獄腕帶被佩戴在犯人身上之后,不能夠被隨意的拆卸,一旦犯人有撕扯、非法破壞rfid監獄腕帶的行為,那么,后臺的監控系統上就會跳出警報。有了這個rfid監獄腕帶,一旦犯人進入了禁入區域,又或者,在某一區域停留的時間過長,同樣都會報警,這些報警信息都會直接在后臺顯示。
監獄信息化是一項長期的建設工程,對罪犯日常生活的管制只是其中一部分的信息化建設。RFID監獄人員定位系統只是結合了當下監獄系統中獄警遇到的難題,給出的一些解決方案,更偏向于結合軟硬件的綜合應用,并不是簡單的硬件應用。這樣的解決方案也說明了,在監獄信息化的建設進程中,軟件與硬件是相輔相成的。只靠單一的科技力量,很難達到我們最終要的效果。不管,我們是用哪種技術,保障監獄的安全,保障社會的和諧,保障監獄內部的安定,這些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