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聯單位結算卡陣營料擴容 劍指綜合型支付平臺
繼日前13家銀行嘗鮮后,銀聯單位結算卡正迎來越來越多擁躉。
證券時報記者獲悉,包括招商銀行、興業銀行、上海銀行在內的多家股份制銀行均就推出單位結算卡與銀聯進行了接洽。
業內人士表示,推出單位結算卡是銀聯搭建對公賬戶統一清算體系的第一步,也為供應鏈支付創新產品的出爐打下基礎。
一統企業端結算
雖然銀聯在C端(個人端)的支付結算游刃有余,但它在B端(企業端)搭建統一清算架構的步調才剛剛落地。
4月26日,銀聯聯合首批13家商業銀行推出了單位結算卡,試水企業賬戶統管體系。作為B端的借記卡產品,結算卡與企業的銀行結算賬戶相關聯,具備賬戶查詢、轉賬匯款、現金存取、消費及投資理財等多種金融功能。
“對企業而言,單位結算卡的最大意義在于提升財務管理效率”,深圳同洲電子股份公司支付業務總經理張英杰說,“過去我們辦理支付結算業務,必須憑紙質憑證到開戶行的網點柜臺辦理,這消耗時間和人力成本;單位結算卡出來后,地域限制就被打破,在任何銀行的自動柜員機(ATM)都可以進行存取匯兌等操作。”
除了能實現跨行自助結算這一主打功能外,銀聯單位結算卡還有兩個亮點:
首先是“主、子卡”模式,企業客戶可申請一卡多賬戶或一賬戶多卡。這對門店較多的消費連鎖企業是一個利好,這些企業只需要保留總部一個賬戶,通過為每個門店配置一張單位結算卡,就可以實現門店隨時在任一家銀聯ATM取款和轉賬。
其次是支付權限差異化匹配,企業客戶可對不同持卡人設置不同的資金額度、使用地域限制;還可預設消費商戶定向支付,保障交易的可控性和安全性。
就目前實現的功能而言,單位結算卡大體滿足了銀聯對其的定位——提升企業客戶支付結算便利的創新金融產品。
瞄準供應鏈支付創新
目前,銀聯單位結算卡一舉囊括了工、農、中、建、交等13家銀行,其中不乏在B端統一結算試水的先行者。
譬如建行在2011年就推出了單位結算卡,實現除了跨行應用外銀聯單位結算卡實現的一切主要功能。
但受限于建行系統內交易是建行版單位結算卡最大的遺憾,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截至今年3月底,該行全國累計發卡量大約136萬張,絕大部分覆蓋的還是原有的對公客戶。
有業內人士預估,此次攜手銀聯推出的單位結算卡,各發卡行可能因“跨行應用”這一主打功而在短時間內新增行業應用客戶。據了解,建行深圳分行和交行均已先行一步,推出了銀聯版單位結算卡。
現在,包括招商銀行、興業銀行、上海銀行在內的多家股份制銀行,均有參與發行銀聯版單位結算卡,后者的陣營在今年有望快速膨脹。
有業內人士表示,推出單位結算卡,從監管部門到發卡行,各方都有自己的算盤。
此前,央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樊爽文表示,“此卡發行是落實年初《中國人民銀行關于規范單位結算卡業務管理的通知》精神的重要成果”。
由此可見,之所以要推動單位結算卡,監管層更多是在合規性和風險控制層面進行考慮。有業內人士表示,通過統一的B端結算體系,央行可以匯總并監控企業賬戶資金的劃轉數據,掌握資金的流向,這對洗錢等違規運作起著預警作用。
對于發卡行而言,建設銀行副行長章更生曾表示,“整合銀行對公及零售業務條線的資源”。
銀聯則是推動單位結算卡的最大贏家。銀聯董事長蘇寧表示,銀聯致力于建設“綜合性支付服務平臺”。對此,業內人士認為,單位結算卡一統B端支付結算端口,為銀聯下一步推出供應鏈支付結算的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奠定了基礎,離綜合型支付服務平臺,也就更近了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