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HCE的各種問題 討論未來趨勢
為了能讓NFC手機支持NFC支付,維薩公司和萬事達公司宣布了對HCE的研發,并且將很快推出最新的HCE規范。從2012年末,我一直在關注關于HCE的相關信息,其原因是由于我們公司參與了名為SimplyTapp的NFC支付系統,如想了解更多信息您可閱讀“HCE存留的質疑”和“安卓KitKat系統采用HCE功能實現移動支付的意義”兩篇文章。
根據最近的網絡認證公告,這篇文章意圖給維薩卡和萬事達卡的發展動態提供一些新的關注點,如:
1、各運營商憑借各自不同的方法是如何做到把發卡方安全憑證儲存到云端?
2、從支持全終端支付服務的設備角度考慮,發卡方對其有何期望?
3、零售商為什么對HCE的相關論壇特別關注?
4、最后,各相關利益者為什么期望谷歌能從黑莓手中接過接力棒,繼續堅持HCE應用在支付市場的推廣?
維薩公司和萬事達公司正式宣布支持HCE的意義?
這意味著銀行和其他發卡方將停止對未來發展方向的尋找。HCE規范發布的網絡公告清晰的標列出了發卡方如果投資HCE全終端NFC支付服務提出的前提要求。
HCE的應用可以節省用于將安全元素嵌入SIM卡中的費用,降低實現手機NFC支付的成本。HCE技術可以繞過運營商的NFC-SIM卡對SE的掌控,完全的通過手機內置SE進行全終端支付,這使用戶打破了以往必須使用信用卡才能完成高額交易的限制。另外,帶有安全元素的NFC-SIM卡的成本費中還包括租賃空間費用,租賃空間的花費很多,在不把運營成本費考慮進去的情況下,租賃空間耗費的成本在總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依然很大。作為發行方,如果企業剛開始運營就產生了赤字,那么真心的提示您不適合使用信用卡,因為按照上面制作流程中的成本支出情況和支出需求,相信您可能永遠也還不上支出額,相反,金額會虧欠的更多。
但是如果您采用了HCE技術,這些困擾將隨風而去,你不用再日復一日的被這些必須要做考慮的成本費用和繁瑣的項目流程傷神。換句話說,HCE技術的大門是向擁有自有品牌項目及生產禮品卡的零售商敞開的,他們可以從HCE技術的發展應用中找到更多的利益點。
萬事達公司和維薩公司提出的HCE規范有哪些異同點?
根據相關報道,我們發現萬事達公司和維薩公司提出的關于HCE規范,兩者的一些差異是明顯的,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雙方提出的HCE規范將會擇優綜合。萬事達公司將其確認的規范引入移動非接觸式應用作為唯一的支付方法,而維薩卡旨在增加帶有QR二維碼的PayWave標準到未來的支付系統中。這兩種方法都支持單一或多種用途的支付憑證,兩種方法綜合后可以共同提供信用卡資料,保證付款交易事務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萬事達卡在提供信用卡資料、發布相應的支付憑證及其他方面做了充分的考慮,斟酌以上幾點制定了HCE規范,同時因為以上程序步驟會給廣大消費者帶來無形的影響,萬事達卡的HCE規范將盡量避免與客戶之間的不必要摩擦。從心而論,我是個純粹主義派,追溯到谷歌首次迭代的時候,付款就是打開屏幕,把設備放到收銀臺上。在使用非接觸式支付技術的時代,如果HCE得勢,受傷的會有卡商和TSM平臺供應商。除非,他們現在就已經開始著手取消各銷售點,否則損失難料。
萬事達信用卡的詳細信息也為個人識別碼做了一個參考。如果設備上已經配有安全元素,那么個人識別碼就不會在驗證后顯示出離線的情況;相反,驗證后會顯示在線狀態,同時會提示我們所輸入的個人識別碼錯誤,通常會彈出一個密碼有誤的窗格,進而阻止你進行下一步操作。但是,我覺得它的意義不大,在不引起摩擦的情況下,對防欺詐沒什么作用。
維薩公司到目前為止似乎是故意針對萬事達個人識別碼的批準條例,維薩相信不順應顧客心意的方式不會是實現目標的正確方法,就像你不想去束縛發卡方必須錄入自己的個人識別碼才能完成個人身份認證一樣,取而代之的是我們應該放下自己的要求,把個人身份識別、生物識別及其他防偽安全系統交給市場,讓市場根據運作需求去提出相關解決對策。另外,我希望HCE規范能夠根據消費者需要、市場運作體系的需求不斷完善,從而幫助移動支付市場更好的向前發展。
面對支持的終端和設備,我們該支持哪一方?
如果沒有足夠數量的移動設備采用NFC應用,特別是安卓KitKat系統,那么HCE功能的研發將變得毫無意義。我們應該認真了解一下三星設備的研發、普及度和發行量,三星設備在全球智能移動設備市場的占有率達到了30%,僅2013年的出貨量就達4410萬臺。而在這些智能產品中大部分都支持NFC應用,其中包括三星Galaxy NoteⅡ、Galaxy Note III,Galaxy S3、Galaxy S4、Galaxy S4 Active及三星Xoom等。我們要清楚的了解到這些產品分別是通過什么方式操作安全元素來完成支付程序,同時我們要找出它們在標準方面是否缺乏靈活性,及應如何改進——實現“點擊支付”這一目標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五月份即將推出的安卓 KitKat版本的推廣也很引人擔憂,因為在目前的移動設備分布中,安卓KitKat版本的應用率還不足NFC智能設備總數的2%。
盡管如此,還是希望三星設備能夠在這一領域取得更好的發展。三星表示,新產品中的14個新設備將會采用KitKat 系統。這些設備包括上面我所列出的所有NFC手機。在客戶與舊版本的Galaxy S3機型合同到期前,三星公司將會快速兌現承諾——搬倒一個競爭對手(可能是蘋果6?),然后迅速的繼續跟進這個合作項目。雖然許多業內人士一直猜測移動運營商將會拒絕引用HCE功能,但是我認為這是極不可能的,即使許多智能手機運營商知道他們看到的馬可能是一匹不做功的馬。
HCE技術在商業終端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
在支付體系價值鏈中,當大批的商人為網絡所扮演的顛覆性角色投資時,意味著他們意圖在支付生態系統領域掀起一片更廣泛的漣漪。雖然各種規模的商家期待在未來幾年可以重建結合個人身份識別功能的芯片終端,但是具體開啟還是關閉非接觸式功能是商家的特權。
如果在選擇關閉產品范圍的方式方面,商家將會采用百思買(BestBuy)策略,實現限制NFC錢包應用額的拓展。但是他們為什么不做出這樣的選擇呢?商家一直認為"ACCEPT ALL CARDS"卡可以支持各種形式的卡,如:萬事達卡、維薩卡、發現卡、美國運通卡等。同時商家相信非接觸卡在未來將會覆蓋更多的領域,成為完成交易的主要支付方式,針對防偽安全問題,實時設備已經給出了充分的回復。雖然在安全風險方面還未檢測出漏洞,但網絡商家直至現在還沒有表明會把HCE移動方案規劃到他們的現有的方案體系中,因為他們覺得HCE支付應用現在還缺乏真正的保證,在使用信用卡進行非接觸支付方面還存在很多安全方面的質疑和不確定性。
零售商可以從HCE技術的運作中獲取什么益處?
如果重建終端的信息已確定,那么零售商可能需要在如何把此項應用快速的傳達給客戶,讓客戶快速的熟知此應用的方法上花費很大力度。專用卡支付和閉環支付服務都可支持非接觸式應用,如果之前零售商由于高成本和為手機提供匹配卡的繁瑣過程而最終被拖垮,那么引入HCE功能后,他們將擺脫這些因素的束縛。現在,運營商把閉環支付服務輸入手機系統,在不用求助于二維碼和條形碼的情況下即可實現支付。HCE在閉環支付服務領域有很好的發展空間,由于NFC支付采用"焦土戰術",使得零售商不敢肯定HCE的巨大潛力。致使許多商家都在思考:“針對是否支持 HCE技術的問題,到底應該如何抉擇。”
最后,我們來談談谷歌與HCE未來的發展趨勢?
強大的谷歌從黑莓手中接過將HCE功能引入NFC智能設備的接力棒,憑借安卓4.4掀起軒然大波,但谷歌卻借此為采用了HCE功能的眾多商家在產品檢測方面鋪平了道路。也就是說,谷歌與其他采用HCE功能的商家在運作HCE方面的優勢是平等的。事實上,谷歌與HCE技術在未來合作的交集是很小的,其范圍可能僅局限在谷歌錢包領域。我認為,未來HCE與谷歌的合作可能會和亞馬遜 Kindle Fire與安卓的合作史很相近。銀行和零售商現在正在面臨是否采用HCE技術的問題,他們現在需要從以下三點去考慮采用HCE技術會給他們帶來什么益處:
1、將谷歌產品與HCE分開看待,HCE技術的發展場景。
2、采用HCE技術是否有潛力將他們的品牌推進到知名電子錢包排行榜的前列。
3、客戶目前對電子錢包的有什么需求,及對新技術HCE的反應。
4、最后,從商家的角度考慮,商家在HCE技術引入及運作方面是否有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
“移動支付”下一步該如何發展?
事實上,現在已經有很多商家都開始支持HCE功能,并已經從HCE功能的運作中獲取利益,HCE技術正在扮演著這樣一個角色——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它正在順其自然的融入進消費者的消費策略中,同時,在不影響客戶體驗的同時, HCE技術將維薩卡和萬事達卡提出的HCE規范都引入其中,希望借此能取得更好的發展。
應用HCE功能,意味著利用非接觸式基礎設施提供端到端移動體驗的時代即將結束,但是在業務如何制定才能更好的滿足客戶的需要方面,我們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支付”這個問題從古至今一直伴隨著人類的發展,實現NFC手機支持NFC支付還有很長的路需要我們去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