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的未來在哪里
智能硬件的核心其實不在遠程控制或手機控制,這些控制帶來的便利性,并沒有更多體現出智能的方面,在單品上即顯得不夠實用又操作麻煩。手機APP其實更多應該是設置、管理和維護功能以及特殊情況下來控制的功能,并且通過手機APP連接到云服務,智能硬件產品會反饋信息和數據給云服務,云服務會通過算法做出判斷,讓智能硬件產品自動執行更智能和人性化的操作。所以智能硬件產品其實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智能硬件產品不需要連接外網,可以和傳統家電組成內網通信,然后智能硬件產品內置強大的處理分析CPU,可以實現一些智能的操作,而無需手動,而且支持固件定期手動升級。類似IROOT機器人,不過IROOT機器人算是智能單品,它是獨立工作的,不需要和其他家電關聯發生聯系,并控制這些家電。目前這種智能硬件產品很少見,不過以后隨著智能芯片的能力越來越強,成本越來越低,一些智能硬件產品可能需要這些功能或者他的外接聯網(WEB版或APP版)主要是為了產品升級。另外一種形態,最典型案例就是NEST溫控器,它通過收集用戶數據和習慣,通過手機APP把數據上傳到云端,云端通過算法在反饋到溫控器,從而不斷適應和反饋數據以及自動執行操作,那么就是自動調節到用戶所需要的最佳溫度以及最佳省電模式和氣候模式。目前市場上智能硬件做的最好的產品就是NEST溫控器。
但有人會說NEST溫控器這種方式成本和研發投入都很高,也不一定能做出來,能不能有一種比較適合中小企業發展的策略。答案當然是有。我本人主要是工作就是讓更多有價值落地發生。這個策略就是小微系統,而不是微智能或微單品,并且最好是不用手機控或少用手機控,而是自動智能化,但也不需要通過云算法來實現,總體成本也不高,也容易實現,屌絲級別的,具有普遍適用性。并且關鍵點是需要和更多的傳感器發生聯動,而不是孤零零的產品。筆者目前已經有比較詳盡的思路和方案了,最近也在與一些公司接觸,洽談合作和落地的事情。
智能硬件的發展方向主要有兩種,但都是需要通過不斷量產來降低成本。一種是往價格更低的傳統產品靠近(估計很難,沒有非常大的量,成本很難降低這么快),另一種就是主流發展趨勢,即是智能硬件單品,也可以進入智能家居系統,成為系統的一部分,融入系統。從消費者角度,他很難只購買一家的智能硬件產品,也很難使用幾個不兼容廠家的產品,然后使用幾個不同的APP來控制家里設備,這樣做很麻煩,也不夠人性化和簡單化以及易用化。用戶不可能購買五六個不同廠家的不兼容產品,然后裝五六個廠家的不同APP來控制這些設備。所以智能硬件的產品的之間的互聯互通是未來的必然發展。平臺化發展有三種主要情況,一種是廠家本身的產品可以兼容很多廠家的產品,一種是專業化的平臺化產品公司來提供平臺方案,讓這些智能硬件廠家集成在這些平臺上來互聯互通,還有第三種可能性,就是有第三方公司提供兼容的APP或基于開放API做一些修改而做出的兼容APP來讓不同廠家的產品可以互聯互通。
無論是智能硬件產品還是智能單品,只有融入智能家居系統才能發揮全面的智能化、人性化、簡單化操作,如果智能家居系統的產品成本降低和智能硬件以及智能單品價格差不多了,那么也就不存在智能單品或智能硬件產品的叫法了,就是智能家居系統的產品垂直細分領域和橫向細分領域的發展,整個智能家居行業將走向垂直細分市場以及形成一定的生態鏈系統。產品之間已經可以互聯互通,不會說只有一種技術存在,但至少有幾種兼容的技術存在,其中一兩種技術為主流,整個行業發展,更多轉向軟硬件結合以及軟件服務方向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