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云計算世界杯最佳陣容出爐 BATH成中場發動機

作者:RFID世界網收錄
來源:速途網
日期:2014-07-02 15:10:26
摘要:全球矚目的2014年巴西世界杯正在如火如荼的展開,足球成了當下最熱門的話題。如果讓你排出一個云計算行業的最佳陣容,你會如何排兵布陣,又有哪些“球隊”能夠入選首發陣容?這里,筆者結合當下中國云計算領域的熱門話題,以經典的4-4-2陣型為例,排出了一個最佳陣容,其中近期中國云計算市場熱炒的BATH將成為這一陣型的中場發動機。
 全球矚目的2014年巴西世界杯正在如火如荼的展開,足球成了當下最熱門的話題。如果讓你排出一個云計算行業的最佳陣容,你會如何排兵布陣,又有哪些“球隊”能夠入選首發陣容?這里,筆者結合當下中國云計算領域的熱門話題,以經典的4-4-2陣型為例,排出了一個最佳陣容,其中近期中國云計算市場熱炒的BATH將成為這一陣型的中場發動機。

  在云計算領域,傳統的軟硬件廠商已經有點退居幕后的意思,而服務作為云計算的核心,正在成為未來云計算市場的主流。不管是微軟還是亞馬遜,都在朝著這個方向快速前進,在中國,以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以及以華云數據為代表的專業云服務提供商則有望在未來的中國云計算市場上大放異彩。

云計算世界杯最佳陣容出爐 BATH成中場發動機

  前鋒:在中國云計算市場,以微軟和亞馬遜兩大巨頭正在忙于在中國跑馬圈地,二者在技術和產品的領先性上已經毋庸置疑,但云計算作為一種服務,如何更好地服務好中國企業,攻陷中國企業的球門,兩大國際巨頭還需要進一步展現實力。

  前鋒:亞馬遜

  在云計算市場,亞馬遜涉入較早,而且市場份額最大,可謂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超級前鋒。

  亞馬遜的云平臺AWS于2006年推出,以Web服務的形式向企業提供IT基礎設施服務,多年發展已成為全球云計算服務領域不折不扣的老大。亞馬遜能占據全球云服務最大份額,主要還是依靠其先發優勢和長期積累的完整云產品序列。從部署和管理,比如身份與訪問的AWS IAM,到監控的Cloud Watch,到應用服務,比如CDN加速,庫與開發工具再到基礎服務,客戶能夠獲得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2013年12月18日,亞馬遜AWS宣布入華,這是AWS服務全球范圍進入的第十個區域。

  2008年,亞馬遜就曾派人入華考察中國市場情況;2012年,AWS中文網站啟用。2013年,亞馬遜宣布AWS正式入華:通過與寬帶資本合作,并與北京、寧夏當地政府合作,將數據中心放在寧夏,運營中心放在北京;另一方面,跟光環新網、網宿科技合作,為亞馬遜提供必要的互聯網數據中心服務和互聯網接入服務。

  前鋒:微軟

  微軟一直試圖通過云計算戰略實現公司的戰略轉型,因此,在攻擊性上表現搶眼,前鋒非他莫屬。

  微軟的云計算(Windows Azure)被認為是Windows NT之后,16年來最重要的產品,微軟的云計算戰略提供了三種不同的運營模式: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第一種是公有云。由微軟自己構建數據中心和提供云應用服務。包括向企業客戶甚至是個人消費者提供在線云服務。相對于傳統軟件模式,這種云服務價格更加低廉,無須購買軟件和安裝軟件,只要通過瀏覽器即可隨時隨地享受服務,包括PC以及各種智能終端。常見微軟的云服務包括,Online services和Windows live等服務。

  第二種是私有云。微軟提供的很多在線服務基本都是架構與微軟自己推出的Windows Azure Platform。同時,很多合作伙伴都基于Windows Azure Platform開發在線的云應用,并通過Windows Azure Platform為終端用戶提供云服務。

  第三種,混合云。微軟可以幫助企業建設公有云和私有云的IT架構,同時根據企業需要,也可提供混合模式的業務。

  中場:進可攻退可守,中國云計算市場的BATH們(百度、阿里巴巴、騰訊、華云數據)作為中場發動機,在云計算服務上掌控著整體的節奏,其中,華云數據作為前腰,更是在進攻上表現突出。

  前腰:華云數據

  華云數據作為一家專業的云計算服務提供商,盡管公司成立時間不長,但今年年初公司迎來了SIG領投、英特爾投資跟投的幾千萬美元的B輪融資,創下國內云計算領域單筆融資記錄。借助資本運作,華云數據實現了快速發展,作為中場球員中偏前鋒位置的前腰更適合它。

  華云數據專注于研發與運營商用云計算基礎設施,面向國內以及全球客戶提供基于云計算的IT解決方案與外包服務。華云數據在國內擁有超過15個城市20個數據中心上萬臺物理服務器集群,網絡覆蓋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以及華云數據自有BGP網絡,實現了從邊緣到核心網絡的全覆蓋。華云數據產品覆蓋云服務器、云存儲等系列IaaS層基礎資源服務,為國內領先的SaaS服務商、PaaS服務商、傳統的軟件開發企業和系統集成商,以及數以千計的網絡游戲、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在線教育、社交網站、視頻互動等服務商提供安全、方便、易用、節能、可靠、高效的彈性IT基礎設施服務。

  今年年初,華云數據宣布推出第四代架構云計算產品,新架構最大亮點在于,依托于華云數據自主研發的云計算資源調度和管理系統——云巢。在云巢管理下的分布式存儲技術幫助下,存儲I/O速度大大加快。有第三方測試結果顯示,華云數據云主機的磁盤I/O速度已超過微軟、亞馬遜等企業,在公有云領域達到業界第一。

  除了領先的技術和產品,以及對行業的深刻理解,華云數據還通過開放、靈活的產業合作,持續研發適合中國國情的云計算系統。

  中前衛: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是國內提供云計算服務的企業中最像亞馬遜的一家,盡管目前規模無法與亞馬遜相提并論,但也堪當中場核心。

  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9月10日,由阿里巴巴集團投資創辦,目標是打造互聯網數據分享的第一平臺,成為以數據為中心的先進云計算服務公司。阿里云計算依托阿里巴巴集團在電子商務領域的寶貴經驗積累,專注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技術創新,致力于提供完整的云計算基礎服務。

  目前,阿里云已經在杭州、香港、北京、青島等地建起了數據中心,以此為基礎,阿里云借助旗下的萬網打造了強大的云計算服務體系,為用戶提供云服務器、云數據庫、云存儲等方面的云計算服務。

  左前衛:百度

  百度以搜索起家,掌控了大量的數據資源,以此為基礎,可攻可守,邊線更有其發展空間。

  百度云(Baidu Cloud)是百度推出的一項云存儲服務,首次注冊即有機會獲得2T的空間,已覆蓋主流PC和手機操作系統,包含Web版、Windows版、Mac版、Android版、iphone版和WindowsPhone版,用戶將可以輕松將自己的文件上傳到網盤上,并可跨終端隨時隨地查看和分享。

  百度云憑借在云盤方面的優勢快速積累資源,同時,百度通過應用開放平臺,以及嵌入智能手機、智能硬件等產品的百度ROM系統,打造了PaaS平臺服務。而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百度投資了120億元,在全國建立起三個云計算中心。

  右前衛:騰訊

  騰訊在社交軟件上的深厚積累,并在這一基礎上發展云計算,其特點與百度如出一轍,非常適合擔任右前衛。

  騰訊在云計算領域為開發者及企業提供云服務、云數據、云運營等整體一站式服務方案。具體包括云服務器、云存儲、云數據庫和彈性web引擎等基礎云服務;騰訊云分析(MTA)、騰訊云推送(信鴿)等騰訊整體大數據能力;以及 QQ互聯、QQ空間、微云、微社區等云端鏈接社交體系。

  騰訊云,定位于服務互聯網應用開發者的公有云平臺。覆蓋了計算云、數據云、個人云三個層面,包括云服務器、云數據庫、NoSQL高速存儲、羅盤、CDN、云監控和云安全等產品。開發者通過接入騰訊云平臺,可降低初期創業的成本,能更輕松地應對來自服務器、存儲以及帶寬的壓力。

  后衛:以三大運營商加華為的組合,堪稱中國云計算市場的鐵衛,有了他們提供的產品及數據中心作為后盾,中國云計算市場未來的發展將更加有想象力。

  左后衛:中國移動

  作為三大運營商之一,中國移動在基礎設施上資源雄厚,左后衛非他莫屬。

  自2007年起,中國移動就在云計算方面啟動大云研發計劃。針對線網需求集中力量打造資源池、大數據和云計算增值服務三大產品線。目前,中國移動正在不斷加大云計算基礎設施投入,在原有規劃的南方基地、國際信息港等大型數據中心基礎上,未來將投入數百億資金,在哈爾濱、呼和浩特、貴州等地建設大規模數據中心,同時推進云計算商務應用。

  在擴大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同時,中國移動也在云計算應用上全面加速商業化步伐。中國移動企業私有云已經擁有超過1.2萬余臺的服務器規模,在實現IT系統快速部署集中整合,有效降低IT系統成本方面初見成效。正在試商用的移動云,則面向企業、政府以及個人客戶提供公眾云服務,打造開放的云計算生態環境。

  右后衛:中國電信

  作為三大運營商之一,中國電信的特點和優勢與移動和聯通頗為類似,可擔當右后衛。

  中國電信自2009年開始啟動天翼云計算計劃至今已到了第5個年頭,并在2012年正式成立了云計算公司進行專業化運營。2013年中國電信提出了“新三者”戰略——智能管道的主導者、綜合平臺的提供者、內容和應用的參與者,到2017年要實現再造一個新的中國電信的目標,即中國電信的包含云計算在內的新型業務要在2017年達到所有收入的一半,這相當于再造一個中國電信。

  2014年中國電信將在行業云解決方案、CDN和云桌面等三大重點領域拓展云計算產品及服務,并著力發展混合云,并推進專署云的彈性擴展,以便能夠使其企業和政府客戶在大需求規模到來時很方便很快速地提升能力。

  中后衛:中國聯通

  中國聯通左右逢源,與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密切配合,必然能夠構建起強大的后防線。

  中國聯通在云計算方面秉承六條發展戰略:一是建設一流的云計算基礎設施;二是打造公共云的公共平臺;三是建立開放共贏生態圈;四是研發一流的云應用產品;五是構建現代化運營管理體系;六是持續提升創新能力。

  中國聯通近期將推出個人云。即把所有移動終端,智能終端都涵蓋到沃云客戶端的產品中,客戶端則包涵了所有終端的通信錄、郵件、相冊云備份、云分享的功能,為個人客戶搭建數據功能。同時,還將推出“沃云盒子”,這個沃云盒子是在智能機基礎上可以把家庭電視機包括PC機、智能終端結合在一起,類似于IPHONE的盒子,將來拿一個鍵盤和搖控器就相當于一臺PC機。沃云走開源的技術路線,走快速迭代的開發模式。

  目前,聯通在全國部署了十大云數據中心。2014年,聯通IaaS層面的基礎能力保障會達到10萬赫的計算能力,10000TB的存儲能力,100GB專項能力保障,尤其是在運營商的獨特優勢網絡方面。而在OTT方面,可以兼容各類盒子、網關,提供云存儲、云分享和云應用。同時聯通積極推動在智慧城市發展,提供基礎網絡、平臺建設和內容整合。

  中后衛:華為

  華為在云計算領域可謂后發制人,成長發展迅速,尤其在底層硬件產品上變現搶眼,成功躋身中后衛位置。

  華為云服務成立于2011年,目前已經在北京、深圳、南京、美國等多地設立有研發和運營機構,專注于云計算中公有云領域的技術研究與生態拓展,致力于為用戶提供一站式云計算基礎設施服務。華為云服務面向互聯網增值服務運營商、大中小型企業、政府、科研院所等廣大企事業用戶提供包括云主機、云托管、云存儲等基礎云服務、超算、內容分發與加速、視頻托管與發布、企業IT、云電腦、云會議、游戲托管、應用托管等服務和解決方案。

  華為云服務通過基于瀏覽器的云管理平臺,以互聯網線上自助服務的方式,為用戶提供云計算IT基礎設施服務。如今,華為云服務已經在互聯網視頻媒體、網絡游戲、應用托管、政府、教育機構、醫療衛生機構、生物超算、園區辦公等多個領域進行了試點,同時,華為在多地設立了獨立的大型數據中心,確保輸出到用戶的是高可靠、靈活彈性、低成本的有競爭力的云服務產品和解決方案。

  守門員:電信研究院

  電信研究院作為政策和標準的制定者,作為云計算領域的守門員再合適不過。

  電信研究院,前身為郵電部郵電科學研究院(始建于1957年),1994年正式組院,是國家在信息通信領域(ICT)最重要的支撐單位以及工業和信息化部綜合政策領域主要依托單位。五十多年來,電信研究院伴隨著信息通信業的發展與改革,在發展戰略、自主創新、產業政策、行業管理、規劃設計、技術標準、測試認證等方面不斷積累經驗、提升能力,在政府和行業決策、創新與發展中起到關鍵支撐和推動作用,見證、參與了我國信息通信業由小到大、由弱漸強、比肩競技、跨越發展的全過程,在國際國內信息通信行業具有很高聲譽和影響力。

  2008年,工業和信息化部成立以來,電信研究院以傾力服務國家信息化和信息通信業發展為己任,把握技術產業融合變革的歷史機遇,改革創新、開拓進取,著力構建以通信業為基石、以互聯網為主線、涵蓋信息通信產業和信息化發展主要環節、輻射綜合政策領域的研究體系和業務優勢,努力成為信息通信領域國家權威智庫和國際知名研究機構。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