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raMarker地下資產管理新添GPS、云服務功能
本月初,Berntsen發布最新版本InfraMarker,用于確定地底管道等基礎設施的確切位置。上個版本的方案僅僅使用RFID標簽、讀取器以及磁場定位,而最新版本則引進了GPS技術以及云實時通信。Berntsen國際研發副總裁Bill Rushing說,這個新系統將物聯網技術引入底下資產管理。
地下施工事故會導致人員傷亡,經濟損失以及環境破壞。挖土機挖到地下水管會導致城市洪澇災害,挖到天然氣管道則會導致致命爆炸。過去,低下資產管理是一個繁瑣又不可靠的過程,它需要很多專門昂貴的設備。
讓挖掘機更便利
目前,InfraMarke系統在五個州的大學校園,社區,公共設施和私人度假村大學校園,社區,公共設施和私人度假村里使用,旨在提高安全性并降低成本。奧本大學地理空間信息研究與應用中心(GRAC)研究發現,比起單純使用GPS技術,InfraMarker系統可減少8成的定位時間。
最新InfraMarker系統使用GPS、磁位置和RFID技術來定位并記錄地下資產信息。GPS技術可讓技術人員找到大概的位置。接著,他們可以使用磁定位技術找到資產的精確位置并使用RFID讀取器確認。所有的事件都將實時上傳到云上。

設備
Juno T41 XRG掌上電腦是InfraMarker系統的關鍵,該電腦內置RFID讀取器、天線、GPS、ThingMagic中間件以及InfraMarker軟件。當然,用戶還可使用安卓智能手機運行這一系統,這可有效降低隨身設備的重量。使用者可在Google Play下載InfraMarker應用程序,之后,便可通過藍牙操作外置RFID讀寫器。
Rushing稱, Omni-ID制造的InfraMarker標簽是Omni-ID制造的,它內置一個無源EPC Class 1 Gen 2 RFID芯片。使用者可使用T41 XRG編輯標簽數據以滿足實際需求。
Rushing還說:“其他的類似系統需要大型現場設備、專業培訓以及繁瑣的使用方式。而InfraMarker的這個系統則只需要一個智能手機、比鞋盒小的RFID天線以及一個操作簡便的軟件。收集的數據還將自動實時上傳到云服務器里,一切都是那么的簡單。”
試運行階段
從2012年起,Thiensville市開始使用InfraMarker早期版本系統來定位下水管道。排污需要重力泵等工具,這也讓管道損壞成為一件常事。因此,迅速定位是件關鍵的事情。Berntsen總監Mike Klonsinski說:“Thiensville的試點給系統運行提供了很多寶貴經驗。” Klonsinski還認為,這次試點證明了磁定位技術的必要性。
Klonsinski將大學校園項目描述為“高壓蒸汽管道定位的嘗試”。客戶也了解最常發生泄漏的區域。同時,InfraMarker還將此項技術使用擴展到其他資產。
Rushing稱,奧本大學的系統使用證明了系統的易用。Berntsen公司還提供了一系列培訓視頻。但是,Klonsinski指出:“我們軟硬件設計都是為了消滅使用壁壘,這也消除了培訓的必要性。”他還表示,可靠性也是賣點之一。這些標簽都符合IP68標準,在任何極端環境都可使用。
地下資產定位是一個高難度的課題。據公司介紹,InfraMarker系統旨在市政以及公用事業更有效管理地下資源。使用該系統,事故概率可以得到有效降低。
(rfid世界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