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江蘇揚州試用物聯網在家中養魚蟹 按按手機可查水質

作者:朱軒卿
來源:揚州晚報
日期:2014-08-07 09:21:28
摘要:一部手機在握,魚塘里的魚有沒有缺氧、該放多少飼料,你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甚至可以通過手機查看魚塘邊的視頻監控,看看有沒有人來偷魚。公道鎮邗江現代漁業產業園里,一種新的水產養殖方式——“物聯網養殖技術”已被開發出來,魚塘中設置的傳感器采集水質數據后,通過3G網絡就可以直接傳輸到養殖戶的手機上。

  一部手機在握,魚塘里的魚有沒有缺氧、該放多少飼料,你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甚至可以通過手機查看魚塘邊的視頻監控,看看有沒有人來偷魚。公道鎮邗江現代漁業產業園里,一種新的水產養殖方式——“物聯網養殖技術”已被開發出來,魚塘中設置的傳感器采集水質數據后,通過3G網絡就可以直接傳輸到養殖戶的手機上。

  6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北郊公道鎮的邗江現代漁業產業園區。

  “通過監控系統,我們在室內就可以看到遠處魚塘里的水質數據和視頻。目前正在安裝各種設備,預計9月份全部安裝到位試運行。”園區主任楊立民介紹,物聯網試運行共包含6家園區企業的13個塘口,約600畝養殖水面。

  設備安裝為什么需要這么久的時間?楊立民解釋,物聯網分為標量監控系統和視頻監控系統,所需設備比較多,包括傳感器、增氧機及其控制器、基地無線設備和高清攝像頭等,還需要設立移動通信基站。

  “目前,我們正請專業公司設計物聯網手機端的監控軟件,就如現在智能手機上的App一樣。到時,拿著手機,可以定期接收水質信息短信,也可以點開軟件實時查看水質數據,還能查看視頻,看看有沒有人來偷魚。”園區工作人員丁潔介紹,目前計劃養殖的水產包含螃蟹、甲魚和常規魚。

  據了解,水產設施養殖物聯網技術,是生態養殖水質調節機械與監控技術結合的一種集約化農業生產技術。通過實時采集溫度、溶氧、pH值等水質參數,自動開啟或關閉指定設備。

  “其中,水質調節機械主要包含微孔曝氣增氧機。”楊立民介紹,傳感器采集的水質參數中,氨氮、亞硝酸鹽的濃度與水產的病死亡率呈正相關。“所以,控制總氮、氨氮和亞硝酸鹽的質量濃度,可有效降低水產的病死亡幾率。而減少的方法,就是水中保持較高的溶氧,這就是微孔曝氣增氧機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監控技術也就是物聯網平臺,其中,傳感網絡架設于基地塘口,室內可以設置遠程監管中心,室外就是手機遠程控制系統,用于實時查看池塘水質變化情況,并通過手機實現遠程控制。”

  看似先進的管理方式,需要付出不小的代價——近千畝魚塘,就要投入近百萬元。它的優勢體現在什么地方呢?

  “現在養魚的農民,寸步離不開魚塘。”楊立民說,農民要時刻關注魚塘含氧量,“大熱天蹲在魚塘邊,讓人實在受不了。”

  “物聯網養魚技術,最大的優勢在于人可以離開魚塘,實現無人化管理。”楊立民說,農民只要通過手機上的App軟件,就可知曉魚塘內溫度、溶解度、pH值、含氧量等數值。“一旦低于警戒數值,系統會自動報警,農民只要通過手機,就能向魚塘內的增氧控制器發送信號,通過增氧機增氧。”他說,下一步系統還將發展為,只要含氧量低于警戒值,無需農民干預,系統自動向增氧機發送增氧信號。

  物聯網養殖另一個優勢是,可以減少魚類死亡造成的損失。“養魚是個有風險的職業,一旦遇到瘟疫或魚群缺氧,魚就會大面積死亡。”他說,以往農民往往是憑著經驗養魚,物聯網養殖技術能做到“精確化”管理。養魚過程中的每一個關鍵性指標,都以數據來量化。這樣一來,可以有效減少魚類死亡的損失。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