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智能可穿戴設備走下價格神壇 技術需求成攔路虎

作者:RFID世界網收錄
來源:通信信息報
日期:2014-08-29 09:39:28
摘要:關注智能設備市場的市調機構 Canalys 近日發布了 2014 年上半年智能手環市場報告。根據報告,智能手環全球出貨量較去年同期暴增 684個百分點。智能手環的爆發只是穿戴設備市場發展的一個縮影,國內市場才剛剛起步,持續培養消費使用習慣、探索真正的需求,是當下穿戴設備廠商需要做的事。

  生活智能化早已不是幻想,從起居到出行,智能化產品充斥著我們的日常。今年以來,智能化穿戴設備的“高燒”持續從國外燒到國內,小米手環以79元的定價戳破了智能穿戴設備高定價的泡沫。在智能手機市場一片紅海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智能終端廠商將目光轉向了穿戴設備市場。關注智能設備市場的市調機構 Canalys 近日發布了 2014 年上半年智能手環市場報告。根據報告,智能手環全球出貨量較去年同期暴增 684個百分點。智能手環的爆發只是可穿戴設備市場發展的一個縮影,國內市場才剛剛起步,持續培養消費使用習慣、探索真正的需求,是當下穿戴設備廠商需要做的事。

  穿戴設備正從“虛火”走向務實

  2014年被譽為智能穿戴設備的“爆發年”,從眼鏡、手環到衣物,穿戴設備成為各類創意的試水平臺,無論業界巨頭還是初創企業都紛紛展開布局,市場可謂持續“高燒不退”。盡管穿戴設備的受關注度很高,但市場并沒有看上去的那么美好,以消費者最為熟知的、蘇寧、天貓等主流電商平臺上搜索發現,市面上常見的穿戴設備的價格從七八十元到一兩千元不等。盡管價格不一,但核心功能不外乎監測運動、睡眠和其他幾個可有可無的附屬功能。售價1188元的Samsung Gear Fit SM-R350,其主要功能為健身監測,可以提醒用戶加快或者放慢速度,還可以接收來自GALAXY手機的提醒;而標價為99元的ibody 追客智能手環主要功能也是睡眠監測。我們無法判斷這兩款產品在健康監測、在技術應用上有什么樣的區別。

  在使用方面,從國外到國內,穿戴設備產品的需求其實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以目前銷售較為火爆的手環為例,國外使用者迫切需要一個完整的運動數據,并且在專業的健身教練指導下進行下一步鍛煉,更有實際意義。而在國內,更多的使用者在意的只是產品本身,將其作為裝飾或者配件嘗鮮,而不是在意它能產生怎樣的功效,即便從設備上獲取相關的監測數據,也很少有人會讓這些數據對自身健康產生意義。從這一點來看,穿戴設備在國內對更多的用戶來說只是“偽需求”。

  技術和市場阻斷廠商掘金路

  目前來看,穿戴設備僅僅是終端市場的一個小小補充而已。果殼智能手表產品經理許鵬認為,市場推出可穿戴式設備試水性質較大,產品的訴求點要么過多,要么過少。過多,基本等于第二個智能手機;過少,則只是作為一個配件,功能開發少。

  從應用技術上來看,穿戴設備未來的市場毋庸置疑,甚至有機會沖擊智能手機。但目前許多可穿戴設備只能算是手機的附庸產品,只是起功能拓展作用。缺乏革命性的應用,穿戴設備無法擺脫附庸產品的定位,也難以走向大眾市場。此外,還面臨著所有電子通信產品共性的挑戰——隱私安全、數據安全。目前大多數的穿戴設備產品功能都依托于云服務及大數據,大部分用戶的數據都存儲在云端,安全問題是繞不開的坎。

  從市場需求上來看,“穿戴設備”就像“互聯網思維”一樣是一個因被曲解并且爛大街的詞匯,在產業界,穿戴產品的設計誰也無法成為標桿。就像iPhone對于智能手機一樣,在穿戴設備的現有的產品中,我們無法找到iPhone這樣能夠引導市場,讓用戶趨之若鶩的產品。因此,穿戴設備在大多數消費者心目中仍然是一款存在與想象中的產品。消費者欠缺認識,市場大門自然無法敲開。

  總的來說,穿戴設備在國內市場仍處于起步和引導階段,持續培養消費者的使用習慣、探索消費者的真正需求,是穿戴設備廠商亟需要做的事。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