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逐鹿 我的智能家居誰做主?
日前,科大訊飛在北京發布靈犀語音助手3.0、訊飛語音云3.0、訊飛智能音箱、未來遙控等多款面向智能家庭領域的軟硬件產品,助推硬件廠商搶占智能家居市場入口,幫助開發者布局家電、汽車、智能硬件等領域。
此前一個月,小米智能插排開始試生產,與之前推向市場的小米盒子、小米電視、小米路由器等形成呼應,逐步“織”起一張智能家居戰略大網,并宣稱將在5年內依靠智能家居的營業額擊敗格力集團。
格力方面也不甘示弱。目前已著手在家用空調中大規模配置智能芯片,并與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合作,降低數據傳輸成本。通過數據分析用電情況,再通過云端優化為用戶推送節能方案,并希望按照省電情況收取能源管理費……
從手控到聲控,從智能單品到智能家居系統,從傳統家電企業到互聯網企業,群雄逐鹿時代,我的智能家居誰做主?
物聯網戰場硝煙密布
數據顯示,我國擁有1億左右的潛在智能家居客戶,2015年智能家居產值將達1240億元,2020年有望達到2萬億元。這塊誘人的“大蛋糕”當然會吸引相關企業前來搶食。
除了格力、海爾等傳統家電企業外,以智能手機起家的小米也變得越來越不“安分”。在小米智能家居體驗中心,人們可以近距離感受到小米營造的智能家居生態圈。小米科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希望通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主動爭奪用戶群,利用用戶的使用習慣和高占有率控制智能家居系統的核心。這與傳統家電企業作為剛性需求進入用戶生活的思路不同,所以小米的互聯網思維在智能家居市場具有一定優勢。
如果說小米是進軍觸控類智能家居的一枚“新星”,那科大訊飛絕對稱得上是一員“老將”。作為語音技術提供商,科大訊飛與中國移動聯合推出的升級版語音助手靈犀3.0,不僅讓手機處在鎖頻界面就能實現秒呼,還內置了領先的男女聲音識別技術,通過辨識性別進而提供不同的語音服務。此外,靈犀3.0還可以與智能家庭硬件進行互動,對電視、電燈、空調等家電進行語音操控。
“目前,科大訊飛的多個事業部都有相關的硬件業務,發力語音交互硬件的研發。”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表示,科大訊飛此前已經推出了語音玩具、語音控制藍牙音箱等產品,不過基本上處于“試水”階段。劉慶峰希望用更好的硬件設備來展示軟件應用,嘗試軟硬件一體化。
從互聯網公司、電子商務,到傳統家電、安防企業和通信廠商,智能家居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認可,海信、TCL、百度、阿里、騰訊、奇虎360等企業都在加速布局。這些不同類型的廠商正在讓智能家居背后的物聯網戰場硝煙四起。
互聯互通成“統一大業”
據了解,近年來進入智能家居行業的企業眾多。記者上網搜索“智能電視”,出現了TCL、海信、三星、創維、夏普、長虹等10個品牌;搜索“智能音箱”,出現了索尼、奧尼、飛利浦、現代、愛國者等8個品牌,搜索“智能空調”,出現了海爾、格力、格蘭仕、美的、大金等11個品牌……由此看來,在智能家居領域,競爭是非常激烈的。如何避免同質化低層次的競爭成為業界思考的話題。
“蘋果擁有結合緊密的軟硬件和成熟的產業鏈,谷歌擁有開放的安卓系統,微軟擁有壟斷性的操作系統。這些優勢國內廠商都不具備,因此在與這些巨頭競爭時,國內企業就需要聯合起來,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劉慶峰認為,成立產業聯盟有助于國內企業和國際巨頭展開競爭。
當然,在國內企業“抱團前進”的同時,實現互聯互通也是當前智能家居產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集成控制具有重要價值,因為智能家居產品在接入互聯網后通常需要通過集成控制來調控。”塞萬特大中華區總經理秦文彤介紹說。越來越多的廠商意識到,建立統一的智能家居操作平臺,將成為改變行業標準不統一、產品兼容性差等問題的有效途徑。
目前,已有部分國內企業開始涉及智能家居平臺的搭建,“牽頭者”逐漸劃分為兩個陣營。一個是以海爾為代表的傳統硬件廠商陣營,如海爾U+智慧生活操作系統平臺、美的M-smart智慧家居戰略;另一方是以小米、科大訊飛為代表的互聯網廠商陣營。早在2010年,科大訊飛就在業內率先發布了全球首個提供移動互聯網智能語音交互能力的“訊飛語音云”平臺。截至目前,科大訊飛語音云的開發者數已超過4萬,語音交互用戶規模突破5億。
立足“剛需”做好服務
在楊華看來,當前智能家居普及不起來的原因除了技術和價格問題之外,就是未來組建智能家居的“出口”究竟在何方?楊華表示,互聯網公司最大的優勢是擁有客戶資源,而不是硬件,“更為重要的是這些云平臺以及應用能不能結合用戶的剛性需求。希望能有不同的廠家能開放在云端的應用程序編程接口(API),他們提供系統開發包,再交給第三方將其串連起來。”
“智能硬件對消費者意味著什么?其實就是服務。如果沒有服務,這個硬件就沒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土曼百達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汪偉表示,智能家居要想走得遠,必須要提供手機或其他電子產品無法提供的有價值的服務。汪偉的思路是:先要接入不同的服務,然后通過云平臺分發給智能終端,最大程度地讓開發終端簡潔化、產品輕量化,同時解決功耗問題及硬件兼容性的問題。
“解決剛需是啟動市場的關鍵。”郎銳集團首席執行官蔡高升表示,消費者需要的不僅僅是技術解決方案,更需要一整套“從應用到落地”的思路,只有這樣,客戶才有可能為物聯網埋單。
安爾發董事長鄧新文表示,智能家居產品不是要比拼“技術高端”,相反,應該更加注重平民化。他認為,在各個企業紛紛進入智能家居領域的同時,似乎忽略了一個問題:即體驗與服務。
“未來的智能家居應該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它不會是惟一的入口。目前,智能家居發展的大趨勢是無論是軟件還是硬件企業都在做平臺,都要做一體化。”閃聯信息產業協會的副秘書長王斌發認為。
“智能家居的核心就是人機交互。”劉慶峰希望科大訊飛和行業伙伴們能夠立足消費者,開發出更多實用、樂用、通用的智能家居產品,讓“更懂我的智能家居由我做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