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屠宰場都用“大數據”
作者:RFID世界網收錄
                        來源:海西晨報
                        日期:2014-09-10 16:15:49
                    摘要:“屠宰業是一個多么傳統的行業,但它也已經被互聯網改造了。”在昨日的“國際投資論壇—移動互聯:鏈接創造價值”專題論壇上,信息管理專家、《大數據》作者涂子沛語驚四座。
                    
                    “屠宰業是一個多么傳統的行業,但它也已經被互聯網改造了。”在昨日的“國際投資論壇—移動互聯:鏈接創造價值”專題論壇上,信息管理專家、《大數據》作者涂子沛語驚四座。
涂子沛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系,曾在武警部隊和政府部門工作10年,期間開發過全國第一個反偷渡遣返信息管理系統。之后,他又赴美讀書,獲卡內基大學公共管理碩士、信息科學碩士學位,是微軟認證高級程序員。
人們認識涂子沛,是因為他的《大數據》一書。這是世界第一本大數據領域的專著,比美國同類書籍面世還早半年,并引發了中國社會對大數據戰略、數據治國的討論。2012年,現任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廣東省財政廳調研時,曾向全體干部推薦該書。
“移動互聯時代,萬物皆聯網,無處不計算。”涂子沛觀察,未來越來越多的傳統行業將會被以大數據和云計算為代表的互聯網技術改變。過去的2013年,隨著余額寶等“寶寶”興起,金融業成為其中第一個。
“屠宰業是一個多么傳統的行業,但它也已經被互聯網改造。”涂子沛說,在江蘇的一次考察中,他就看到了被改造的屠宰場。屠宰方式有多種,不同的屠宰方式產生的豬肉肉質不同。為了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國家對此有相關規定,比如,把豬吊起放血時,必須頭朝下。
“屠宰場現在都有監控錄像,但屠夫殺的豬那么多,讓后臺人員把每頭豬的屠宰錄像都看一遍,顯然不可能,依然會有遺漏。”結果,屠宰場用大數據解決了問題。涂子沛介紹,屠宰場把所有監控錄像調出來,然后利用圖像挖掘技術識別錄像里的豬頭到底是頭朝上,還是頭朝下,就不需要人工識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