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潭試點肉菜追溯體系建設 來源可查去向可追
9月18日,記者從全市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獲悉,2015年底,湘潭將完成市城區肉菜流通追溯管理平臺、指揮中心和8個流通節點追溯子系統建設,并投入運行使用。這標志著消費者今后購買的肉菜產品都將有“電子身份證”,一旦出現問題可迅速查出源頭。
2015年實現責任“追溯”
2013年11月26日,湘潭與商務部、省商務廳簽訂《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合作協議》,正式啟動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試點項目。目前,我市已完成該項目咨詢設計公司和監理服務公司的招投標,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項目咨詢設計方案順利通過專家評審。
根據規劃,湘潭力爭用兩年時間,完成市城區肉菜流通追溯管理平臺、指揮中心和8個流通追溯節點子系統建設,形成一個“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數據可分析”的肉菜追溯體系,涵蓋市城區1個生豬養殖場、1個生豬定點屠宰企業、1個批發市場、4個配送中心、5個標準化農貿市場、3家大中型連鎖超市(67個門店)、10家團體采購單位、39個專賣店,從源頭上保證食品安全。
“第一批試點成功后,我們將逐步增加納入追溯體系的肉菜流通節點數量。”市商務局負責人介紹,到2017年底市城區力爭實現標準化菜市場和團體采購單位覆蓋率達50%,到2020年市城區各流通節點實現全覆蓋,并逐步增加追溯品種,擴大追溯范圍,向縣市延伸。
“181”體系守護放心“菜籃子”
據了解,肉菜流通追溯體系主要由1個城市管理平臺、8個流通追溯節點子系統、1套遠程視頻監控體系構成。
其中,生豬養殖場追溯子系統,通過給每一頭保育的豬佩戴耳掛式智能電子標識,結合生豬養殖功能卡,實現對生豬飼料信息、免疫類型、疾病和用藥信息、豬只體征等信息的監管。
生豬定點屠宰場豬肉追溯子系統,則通過建立從生豬進場、屠宰、加工、檢疫、檢測、肉品出場的全程信息管理,實現對生豬屠宰環節的信息追溯管理。
批發市場和配送中心追溯子系統,主要是對批發市場內經營者實現CPU卡實名管理,利用CPU卡為信息載體,準確記錄經營者及蔬菜基地、生豬養殖基地、屠宰場、零售終端等信息,實行憑卡進貨、交易,基本實現肉菜批發和配送兩個環節信息可追溯。
大中型連鎖超市追溯子系統,主要對步步高、心連心等大中型連鎖超市信息管理系統進行改造,銷售終端通過對收銀條、商品包裝標簽疊加追溯碼等多種方式,實現肉菜銷售信息追溯。
標準化農貿市場、肉菜專賣店以及團體采購單位追溯子系統,則是通過對菜肉驗收時,與屠宰加工、蔬菜批發環節CPU卡信息對接,自動生成進貨信息及電子臺賬,最終通過肉菜銷售憑證輸出追溯碼,實現肉菜信息追溯。
以這8個子系統為支撐,結合遠程視頻監控體系,然后通過肉菜流通追溯管理平臺,即可查詢包括監管、追溯、溯源、召回、分析等肉菜流通全程信息,建立“源頭控生產、加工控質量、批發控流向、零售控準入”的安全機制。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建成投入使用后,市民在消費終端(如農貿市場、超市、肉菜專賣店)購物后可憑小票,依次查詢產地、貨主、分銷商、零售店等信息,放心明白消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