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款智能插座曾走過的彎路 以及最后的領悟
如果我說,全球最早的智能插座是我的團隊做出來的,你會信嗎?你可能以為我在吹牛,造噱頭......這種反應我多半能夠理解,畢竟,當現在智能插座的任何賣點都寸土寸金的時候,再來要爭這個歷史第一只會引起集體反感。
可是,我要說。不管你承不承認,其實都已經不重要,因為這款智能插座,它已經失敗了。
是的,失敗了,失敗比成功似乎更有故事,也更能帶給人痛苦而深澈的領悟。
為了說好這個故事,我想有必要先介紹一下我所創立的這家公司。我的公司叫深圳市銀河風云網絡系統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國內的即時通訊技術還處在早期階段,我本人從成都闖深圳,創立了銀河風云。當時我們做的是一個目前70后以及年紀更大些的朋友可能了解的領域:尋呼設備(大家更熟知的它的一個前臺終端名字是:BP機)。
市場的選擇總是優勝劣汰的殘酷競爭法則,慶幸的是,銀河風云成為了一直堅強存活的贏家,在尋呼時代的十年發展速度是二的十次方的速度。甚至到2000年左右,銀河風云已經做成了國內最大的專業從事尋呼發射設備的開發、生產、銷售的公司。
在我的觀念里,幾乎從1993年我創立銀河風云開始,我就已經堅信,未來社會必定是一個連接的社會,連接的本質不變,變的只是技術,而任何一家企業,都不可能一直走在技術的最前沿,這是前一個時代成功企業的創新困境。
到了2000之后,銀河風云開始擺脫傳呼業務,進入另一個高速成長期,從路由、交換、安全,我們一步步摸索到服務器、超級計算機等領域。從2009年開始,銀河風云就積極參與到“天河一號”以及“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的開發當中,并通過iCE實時云服務平臺作為承載。這充分說明銀河風云在云服務方面深厚、扎實的實力。
面對國內方興未艾的智能家居市場,2011年,我再次提出調整策略,打入B2C市場。如果,有的朋友細心觀察一些具有相當歷史的企業的發展軌跡的話,你會發現,一個企業的整體定位——在B2B、B2C端的轉換是處于某種時代性的轉型需要,就像如今的IBM,由B2C端極其強勢的企業,面對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的大潮,選擇進入B2B端一樣。華為則是一個相反的例子,由通信設備提供商,加大在電子消費事務上的布局。
所以,當準確地瞄準了智能家居領域可能會火的訊息之后,銀河風云立足自己的技術優勢,最先想到的是做一個家庭的通信中心的產品,這就是我們打算做第一款智能插座的前身。
有了這個想法,我們技術推進的很快,畢竟,就銀河風云的技術實力來說,做一款家用的工業規格的產品根本不是難事。2012年初,銀河風云的家庭通信中心正式面世,當時我們所給它取的名稱叫做“i+007愛家網寶”,主打功能是手機管控小孩上網。之所以要把作為主打功能,是因為我作為小孩的家長,認為這款能夠,并且會成為在一般家長那受歡迎的產品。
當然,“i+007愛家網寶”雖然主打網絡管控,其最終的形態現在說起來確實讓人大跌眼鏡,它其實被我們做成了一個智能路由器+視頻監控+智能網關+用電開關和能源監測的一個大集成的產品,幾乎我們能夠想得到的功能都往里面疊加。隨后的2012年7月,我們正式發布了全球第一款智能插排:i+008智能云插座。
“i+008智能云插座”賣掉5K之后我們并沒有繼續量產。因為當時,我們并沒有認識到“i+008智能云插座”是全球第一款智能插座的雛形,直到貝爾金他們也做出智能插座之后,我們對比發現,其實方案非常相似,而我們做得更早。現在,智能插座已經相當走俏了,以至于成為了智能家居的代表性智能產品了。
通過做“i+008智能云插座”,我總結了不少教訓:
第一、沒有功能重點。我得承認,作為一家技術型公司,我們當時確實有點過分炫技術了,以至于認為好的技術,無限的疊加和組合會給產品帶來增值,其實適得其反。
第二、錯誤的產品定位。通過網絡管控控制小孩上網,這一主打功能其實是相當被小孩反感的應用,我們的產品實際上并未落實到最終用戶小孩的體驗和感受。
這些就是我們生產的第一款智能插座所走過的彎路。盡管,第一款插座雖然失敗了,但我們這兩年也在不斷的總結,我們同時發現,雖然這兩年做智能插座的企業很多,但其實多數產品也和我們的第一款產品一樣,其實是做失敗了(差別是你愿不愿意承認)。而我們卻并未沉湎在失敗中,沒有知難而退,而是悉心研發一款真正可以被消費者認可的智能插座:功能做減法、潛入細分領域并發現用戶痛點。
百轉千尋,峰回路轉,到如今則是水落石出,痛的領悟,是的,曾經做全球第一款智能插座的企業又回來了,但回來還是做智能插座。這一次,我們將帶來的智能插座叫“悟空空調智能伴侶”。通過這個產品,我們將顛覆過去的自己,也堅定未來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