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商會霸占智能路由器的陣地嗎?
對于信息化而言,雖然家庭市場前景廣闊,但這個市場的開發卻困難重重。一是各路諸侯意見不一,很難達成合作,從而讓消費者無所適從;二是消費者對家庭智能化的需求看似強烈但實際上可有可無,客戶使用黏性并不強烈。所以,家庭信息化的市場開發往往需要長期耕耘和多方合作。
原來,相關企業都把眼光盯上了智能電視和電視機頂盒,因為視頻業務被認定是最可能被用戶接受和具有現實市場價值的領域。可是,就在大家信心十足且各種業務蓬勃興起之時,某局的一系列反擊讓這樸素的愿望差不多要變成泡影。
在這種情況下,從電視機、機頂盒向后退,路由器的價值再次被凸顯了出來。隨著路由器的智能化趨勢,互聯網公司利用在網絡應用領域的優勢,大舉介入智能路由器市場。互聯網公司有著不同的思維模式,對產品而言,在做出優質硬件的基礎上,更加專注硬件之外的服務功能,更加懂得用戶需求、重視用戶體驗,整個產品發生巨大變局,而更大的沖擊隨著而來。
智能路由器三種勢力不可忽視
未來家庭生活中,能夠與路由器產生聯系的設備會越來越多,電視、音響、冰箱、洗衣機甚至燈泡、插座等各種各樣的設備都在迫不及待的接入無線WiFi網絡。路由器將成為智能家庭的中樞機關,而圍繞這個核心設備的爭奪也將更加激烈的展開。
如今,在智能路由器的市場上,三股勢力的絞殺已經日漸明顯:
一、傳統的路由器廠商。這些公司做路由器時間比較長,擁有強大的技術優勢和行業經驗,還有龐大的老用戶群體基礎,但這些廠商原來都是做硬件的思維模式,對于客戶價值的長期實現和路由器相關的上下游產業并不重視。
二、新型的互聯網智能路由器公司。互聯網路由器公司相比傳統路由器廠商,他們最大的區別在于能夠快速響應用戶的需求,不管是智能、安全,還是智能家居融合,都是傳統路由器產品所不具備的。
三、運營商的路由器。運營商是寬帶服務的提供商,在提供了寬帶接口之后順理成章的可以為客戶提供路由器,大概有兩種方式,一是贈送或捆綁銷售路由器,二是直接提供具有路由功能的光貓。
在如今的智能路由器競爭中,互聯網公司們依靠自身的優勢和分發能力占據優勢,但這些公司也遇到了新的挑戰,因為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當通信運營商們認識到智能路由器的價值以后,并不會甘于被管道化的命運,隨之而來的是一場路由器入口爭霸戰。
于是,很多人開始擔心,既然廣電總結可以封殺電視和機頂盒,那擁有管道優勢的通信運營商會不會干掉所謂的智能路由器呢?
運營商將強勢入侵路由器市場
媒體報道,經過小面積試點過后,山東聯通、河北聯通、河南聯通等正準備向用戶推廣內置無線路由功能的光貓設備。其實,上海電信和浙江電信等多個地區的電信運營商,在前年已經開始大面積推廣內置無線路由功能的光貓設備,希望牢牢掌控客廳入口。
根據爆料,運營商推廣路由器的做法是,將用戶的帳號和密碼,寫進支持無線路由功能的光貓設備中,安裝人員調試完畢后,運營商網管系統自動將光貓設備的管理入口關閉。這樣一來,用戶無法進入光貓設備的管理界面,配置自然無從說起,也就是說,未來通信運營商將壟斷無線路由器的入口。
該爆料還提到,據可靠消息稱,未來聯通和電信兩大寬帶運營商,都會強制將用戶帳號信息寫進光貓設備,推廣自己的路由器產品。一旦將用戶帳號信息寫進光貓設備,未來用戶要想再使用自己購買的路由器,只能掛接在運營商的路由器設備下面,成為一個二級路由器。而運營商,對用戶端私自接入的路由器,從技術上完全可以進行封殺或徹底屏蔽。
這條消息的可信度還是值得懷疑。雖然通信運營商對路由器的重視程度加強,也會利用其接入優勢來進行聯合營銷,但采取類似廣電的做法卻幾乎不可能,應該不會強行霸占家庭路由器市場這個入口平臺,也沒有能力做到這一點,特別是在當前反壟斷高壓的背景下。
智能路由器市場將上演新的合縱連橫
不管生產廠家多么豐富,也不管產品多么多彩,老百姓的家庭卻往往只有一個,所以,家庭市場對于商家來說并不如個人客戶市場那樣數量龐大,同時,家庭中的路由器是共享的,也更加不需要多個設備同時使用,所以,家庭用智能路由器市場的空間對比手機、PAD等要小得多。
以前,互聯網公司已經在和傳統的路由器廠家進行合作,或者以自己的品牌來生產,或者以自己的內容來充實傳統廠家的產品價值,但隨著運營商的加入,這個三角市場開始復雜起來。
運營商們肯定不會自己來生產,甚至也不太可能在最近推出自己品牌的路由器產品,更多的將是與路由器廠家來合作,通過寬帶接入的機會進行聯合營銷,那運營商會和誰來合作呢就非常關鍵,這個市場會不會變成合約機的天下呢?
我們可以簡單的預測,運營商的智能路由器推廣并不會和廣電封殺盒子一樣的進行,因為運營商并沒有廣電那樣政企合一的管制權力,也沒有那種不顧輿論氛圍強行操作的勇氣,但借助占據主導地位的寬帶接入,如果免費贈送還是很具有殺傷力。畢竟,有人送,何必自己再去買?既然已經有了一個,那就很少再需要另外購置一個。
在未來,最好的合作模式就是,路由器廠家、互聯網公司與運營商合作,三家在利益分配的達成能夠長期共存的模式,絕不要希望把其他對手干掉,更好的是不同的廠商合作起來構建產業聯盟和統一的技術標準,這才能促進整個市場的成熟和快速發展。
如果有廠家希望將運營商徹底變成管道,那一定會被反擊,反之,如果運營商想越俎代庖的壟斷市場,也一定會被互聯網公司等擊破。如果互相拆臺,那只能是多敗俱傷,誰也做不起來。只有多方協同,大家才都會是贏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