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英特爾卡位物聯網 智能穿戴產品仍在試水溫

作者:RFID世界網收錄
來源:Digitimes
日期:2014-11-25 09:31:23
摘要:英特爾副總裁暨實驗室執行總監王文漢接受了采訪,進一步說明英特爾的物聯網等最新技術策略方向與未來新興技術研發趨勢。

  隨著PC、智能型手機與平板計算機等各式裝置的廣泛應用,以及網絡平臺蓬勃發展,在軟件和硬設備的全面結合下,能將網絡資源利用率最大化的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已成為新興領域,正快速地導引全球相關產業進入下一全新智能科技世代。而當中,英特爾(Intel)傾盡全力卡位,力圖在物聯網世代中,扮演重要火車頭地位,串起與連結各式應用。

  對于物聯網,全球相關產業均認可是未來最重要的新發展領域與方向,但目前尚未全面的物聯網應用,對于人類的生活與科技等相關產業帶來什么樣的變革?如何在下世代物聯網中占有一席之地?英特爾副總裁暨實驗室執行總監王文漢接受了采訪,進一步說明英特爾的物聯網等最新技術策略方向與未來新興技術研發趨勢。

  問:英特爾近年力拱、串連物聯網系統與應用,英特爾對于未來物聯網應用布建有何目標期待?

  答:物聯網世代到來,是基于科技進步及軟硬件裝置、網絡等基礎建設全面成熟化;物聯網是萬物相連,每一物皆須連網能力,單憑一己之力是難以打造,完整生態鏈的串連與結合,是進入物聯網的必要條件。

  據調查在2020年時,物聯網將串連500億個對象,每天都會有新布建的連網裝置,各界投入巨額的投資,并布建在既有的工業環境,估計超過85%的連網裝置能受益于已安裝在既有基礎建設中的物聯網,也就意謂著帶來的潛在利益可能會來得比我們預估的還快,蘊藏商機比想象來得大。

  而英特爾早已部署完成,提供可擴充與高度兼容整合的硬件與軟件應用。但物聯網龐大應用雖令人期待,催生多元,但如何能建構完整且適合的生態系統與真正解決與改善人類生活問題才是最大挑戰。

  簡言之,在物聯網世代中,英特爾絕對是有能力能推出技術應用,且可覆蓋從上到下、小至大范圍,但任何一環節都是需要眾人之力配合串連,才能推進人類的生活,英特爾希望在物聯網生態鏈中能扮演火車頭的角色,串連每一車廂,發揮各自有的優勢,為業界帶來新機會,物聯網當然也已成為英特爾未來成長的努力方之一。

  問:英特爾在物聯網已有那些技術平臺推出,目前業界采用進展如何?

  答:龐大移動裝置銷量,所帶來的數據數據更龐大,推升數據中心建置、服務器的大量應用,數據帶來機會,擁有PC、移動裝置、服務器與相關平臺完整解決方案的英特爾,早已部署完成,先前所推出的低功耗、微型化核心的Quark處理器,就是針對物聯網市場中各種新興應用量身打造,包括像工業、能源、以及運輸等。

  而尺寸比郵票稍大的Intel Edison開發板,就是因應物聯網中,各種輕巧智能穿戴裝置的需求應用。像是近日正式發表的MICA智能手環,或是可不間斷地追蹤運動和睡眠時的心跳以及其他傳感器偵測的信息的Basis手環Basis Peak,以及SMS Audio的BioSport In-Ear Headphones運動耳機,均采用英特爾的技術。

  一直以來,英特爾的開發目標是就是著眼未來,持續推動下一波的運算裝置,硬件、軟件、云端、相關支持、以及產業體系等所有資源都將協助發明家創造成品。

  問:但其實,目前知名度較高的智能穿戴裝置,如三星等智能手表、手環、蘋果Apple Watch及Google Glass等,并非采用英特爾x86架構平臺,而是采用ARM架構芯片進行設計,您的看法是?

  答:一直以來英特爾的所有產品均保持效能絕對領先,但隨著移動裝置世代演進,英特爾也全面調整產品策略,有高效能平臺,也有低功耗產品,針對不同裝置需求,推出效能、功耗最適平臺設計。過去幾年來英特爾功耗已強化甚多,效能、功耗已取得平衡,在低功耗的手機、平板與穿戴裝置,英特爾已有不少合作伙伴,且獲得市場認同。

  事實上,全球智能穿戴裝置應用仍未起飛,還沒有所謂熱賣、主流產品,大家都是試水溫,觀察消費者需求動向。技術對于英特爾而言,絕對不是問題,而是如何抓對時間點推出合適產品,在半導體、科技產業中,英特爾絕對是在技術研發上保有領先地位,技術應用足以應付覆蓋所有運算裝置。

  但確實,消費者需求與心態相當復雜,沒有業者敢掛保證能準確掌握,產品與研究中間如何拿捏,何時大量推出,以及掌握時尚流行走向,結盟與生態鏈整合,這都是英特爾需要加速強化的方向。

  英特爾擁有高技術研發實力,功耗、省電與效能設計都是強項,不只是有Quark處理器產品,實驗室中還有更多未曝光的先進技術的低功耗平臺產品,但會不會推出,最終還是要謹慎評估,而已曝光的多元參考設計,如智能衣等,都需要觀察需求與安全性考驗,以及是否有業者愿意進一步采用推出。

  問:臺廠在物聯網有何機會?

  答:其實臺廠可以再更積極一點,加速發展速度,全面投入執行整套解決方案。例如,部分臺廠強項是工廠管理,如鴻海富士康、廣達與和碩,效率是百分之二百,可以運用物聯網將工廠運作更好,然后銷售完整解決方案,從制造業跨足服務業,有Know-how即有機會進一步跨界搶食商機,讓IT產業更為廣泛擴展。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