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路由:極路由從“硬”到“軟”的偽命題
經過將近一年時間的摸索式發展,極路由終于確定了自己的發展方向。從最初的硬件研發,轉型為智能路由器操作系統提供商。昨日,極路由召開自創立以來的第三場發布會,正式發布第一款智能路由器操作系統 HiWiFi OS,并確立智能路由器操作系統提供商的發展方向。
對于此次發布會,業內描述更多也是,極路由實現了從“硬”到“軟”的轉變。其實這樣的描述并不準確,極路由從“硬”到“軟”只是個偽命題。早在極路由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公司時,軟件便是其研發的最根本初衷。據了解,最開始極路由想發展的便是HiWiFi OS操作系統,但是后來由于國內傳統路由器并不能適配,才被迫進行硬件的研發。
然而,也正是這個被迫轉型,讓極路由被定義成一家硬件公司。因此,極路由也成為行業內智能路由器的開創者。2013年,可謂是智能路由器的發展元年。以極路由為首,在行業中掀起了一場智能路由器浪潮。一時間,智能路由器的話題成為媒體和行業內關注的焦點。
這種形式也讓原本只是作為連接智能終端與互聯網之間“橋梁”的路由器,瞬間變成未來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或“入口”。各大互聯網企業巨頭也紛紛跟進,試圖搶占這一未來充滿想象力的市場,其中以小米為代表。
在與各個的互聯網企業巨頭的競爭中,初創型企業極路由顯然不具備什么優勢。尤其是當以營銷手段著稱的小米宣布進軍智能路由器市場后,極路由所面臨的挑戰就更加嚴峻。12月19日,首批500臺小米路由器以象征性收費1元人民幣的價格正式對外發售,引的無數“米粉”和網友的追捧。
相反,已經開始發售的極路由則顯得較為慘淡。一定程度上,彼時的極路由已經成為小米路由器的“墊腳石”。據此前筆者采訪極路由內部人士透露,截止2014年5月,極路由的發貨量才幾百萬臺而已。這樣的數據在小米路由器千萬臺出貨量面前,似乎不值得一提。
同時,這樣的成績也間接性說明,被迫賣硬件這條道路走不通。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極路由該如何調轉船頭,尋求新的發展方向?回歸“軟件”本質無疑不成為不二的選擇。其實從極路由內部團隊來看,不管是CEO王楚云,還是CTO康曉寧,以及聯合創始人張利鵬,其優勢都是集中在軟件層面的研發。
因此,此次極路由發布HiWiFi OS操作系統,轉型智能路由器操作系統提供商,并非是一次本質上的轉型,而只是一次回歸本質的業務調整。所以與其說是極路由的新品發布會,還不如定義為戰略發布會更為恰當。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此次發布會上,除了發布HiWiFi OS操作系統之外,極路由還發布了一款連接商用WiFi的應用。目前,HiWiFi OS除了本身的操作系統,還提供Hi Cloud(路由器云服務)、HiStore(專用插件的應用商店)、Himobile(移動終端)三個服務組件。而極路由此舉也是業界首次將云、應用商店的概念移植在路由器中。
由此不難看出,在軟件層面,極路由的野心極大,正在下一盤比較大棋。其中涵蓋了未來的智能家庭互聯網,以及家庭之外的商用WiFi。對于軟件層面的發展,極路由CEO王楚云也坦言,基于HiWiFi OS操作系統的插件化模式也將幫助極路由實現非硬件的盈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