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圓代工廠拼戰物聯網 8寸廠產能戰火全開
為迎接物聯網(IoT)時代來臨,繼臺積電備妥超低功耗技術平臺(ULP),沖刺上海松江8寸廠產能,聯電蘇州和艦廠及上海華虹亦積極擴產,近期大陸中芯國際更瞄準物聯網應用,重新啟動深圳8寸廠,鎖定0.18微米到90納米制程全力擴產,晶圓代工8寸廠產能戰火一觸即發。
半導體業者表示,物聯網元件不需要用到太先進制程,且都是利用既有半導體技術,輔以低功耗平臺,許多中小型半導體廠都將物聯網視為咸魚翻身的大好機會,業界看好全球物聯網將帶動相關元件龐大需求,成為各大半導體廠全力搶食的大餅。
由于物聯網世代8寸晶圓產能將是關鍵,臺積電、聯電、中芯國際、上海華虹等紛全力擴產8寸晶圓廠,并四處找尋8寸二手機臺設備,增加未來物聯網的產能戰力。
其中,臺積電從2014年起加速上海松江廠擴產計畫,單月產能從9萬片提升至近11萬片,為物聯網預作準備。臺積電內部亦已成立物聯網戰略發展部門(IoT Business Development),開發所有未來物聯網相關應用,并負責協調研發和技術、生產等部門,全力爭取物聯網商機。
聯電蘇州和艦廠亦將再擴增1.1萬片產能,全產能逼近6萬片,亦是為布局物聯網商機。聯電表示,未來物聯網應用成熟后,對半導體技術需求最大量會集中在55、40及28納米制程,且最關鍵技術在于嵌入式非揮發性存儲器(eNVM)制程,目前臺積電與聯電在此領域技術最強,至于GlobalFoundries及大陸晶圓代工廠技術仍跟不上,物聯網將會是聯電翻身的大好機會。
中芯國際中國區總經理彭進則表示,目前大陸前20大客戶占中芯整體營收比重約86%,2015~2017年針對穿戴式裝置、智能家庭、甚至是非消費性電子的物聯網應用,中芯備妥0.13微米、55/40納米、28納米等制程技術平臺,全力對物聯網商機大顯身手。
近期中芯決定啟動深圳8寸晶圓廠Fab 15,即是為布局物聯網預作準備,該廠房預計2015年底單月產能將達2萬片,制程技術鎖定0.18微米到90納米等,加上中芯在天津8寸廠月產能約3.9萬片,以及上海廠S1月產能約9.6萬片,未來中芯8寸晶圓單月產能將上看15萬片以上規模。
中芯指出,中芯在超低功耗技術平臺(Ultra-Low Power Platform)下,已為物聯網準備五大關鍵技術,包括影像感測器(CMOS)、電源管理芯片(PMIC)、微機電系統(MEMS)、RF、嵌入式NVM/MCU等,并將物聯網視為未來驅動半導體產業成長的關鍵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