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惠農“一卡通”正走進千家萬戶

作者:申孟哲 李瀏清
來源:人民網
日期:2015-01-09 10:20:08
摘要:所謂“一卡(折)通”,是近年來中國惠農的新政策,即財政部門直接把惠農補貼撥到金融機構,再由金融機構直接打到農民賬戶,實現隨時支取的一種做法。這種做法,正成為中國廣大農村地區的一個新現象。

惠農“一卡通”正走進千家萬戶

云南巧家縣金塘鎮農民正在用一卡通取款。

  “以前是追著老百姓收稅,現在是追著老百姓領錢。”一位拿到了惠農補貼“一卡通”的村民如此感慨道。

  所謂“一卡(折)通”,是近年來中國惠農的新政策,即財政部門直接把惠農補貼撥到金融機構,再由金融機構直接打到農民賬戶,實現隨時支取的一種做法。這種做法,正成為中國廣大農村地區的一個新現象。

  只用一張卡,更簡單

  去年12月14日,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牛心鄉甘泉莊村民高曾德,懷揣惠民補貼“一卡通”到信用社一次性領取自家全年各項補貼款。他們家是右玉縣在全縣范圍內建立起“多種補貼一個戶、一個賬戶一張卡”發放模式的受益者之一。

  近年來,山西省為農戶免費發放“信合通福農卡”,取款、轉賬不收任何手續費,財政補貼資金保證當天發放到農民卡上。為配合“一卡通”,農村商業銀行及時跟進軟硬件設施,在農村商業網點布放ATM機和POS機,搭建快捷支付網,讓縣級政府將政策紅利“飛入尋常百姓家”。

  在普及“一卡通”之前,農民手中的銀行卡經常多達七八種,程序多、環節多、渠道多,不僅農戶使用起來麻煩,而且可能造成多部門管理的行政混亂。

  實現“零等待”,更快捷

  “今天上午我到農村商業銀行一瞧,本上一下多了4.48萬元。沒想到農機局上門來查驗機具這才幾天的工夫,農機購置補貼款就打到我的‘本子’上了。”

  說話的是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高城鎮楊莊村農民楊長樂。2014年8月11日,楊長樂和其他412戶購機農民一樣,通過“一本通”,拿到了該年度高青縣首批農機補貼。

  數據顯示,2014年中央財政農機補貼資金多達237.5億元。推行 “縣級結算、直補到卡”后,這種補貼方式變得更加簡化了。

  “資金占用時間短了,補貼款補得也快。”結伴前來的高城鎮單集村農民覺得,他現在再也不用因為“等補貼”而犯愁了,中央財政的補貼,直接就能到自己的卡上。

  “財政補貼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一卡通’讓補貼實實在在發放到了農民手中。這不僅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也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有利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經所所長秦富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說。

  “暗補”變“明補”,更陽光

  近年來,各級財政對農村居民生產生活補貼大幅增加,涉及領域越來越廣,資金數額越來越大。數據顯示,僅2014年,中央財政惠農補貼就達1700億元。

  但讓人擔憂的是,這些惠農補貼能否安全、順利、完全送到農民手上?中間環節是否會出現克扣、挪用的現象?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馬曉河表示,“一卡通”的初衷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建立從中央到農戶的直接通道之后,“暗補”變為“明補”的可能就大大增加了。

  “信息化的滲透使直補有了可能的條件。”馬曉河說。他告訴筆者,惠農補貼資金根據數據庫實行實名發放,數據可靠,有效避免了虛報冒領、層層截留的現象。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