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智能產品存在著相同的共性,即均需要與智能手機、平板等設備配合使用,手機則充當了"遙控器"的作用。用戶可通過手機遠程的管理這些智能設備,或定時控制設備的開與關,對于那些需求明確的消費者來講,一定意義上確實幫助用戶解決了某些麻煩,但對于可有可無的用戶來講,這些可能還算不上智能!
  因為這些所謂智能設備僅僅是與用戶的手機實現互聯,產品與產品、產品與環境之間并沒有其他關聯,用戶么購買一款智能產品就要安裝一款對應的APP軟件,不僅給用戶的操縱上帶來諸多困擾,對于改造用戶的現代化生活所起到的作用也非常有限。
  理想的智能家居可以實現哪些功能?
  對于智能家居行業,實現居民的智慧生活之夢絕不是僅僅依靠某款智能產品就能實現的,它需要一整套的智能家居產品組合而成,產品與用戶、產品與產品、產品與環境都可以實現相互關聯。當一個條件滿足時會自動觸發下一個產品發生變化,唯有這樣才能幫助用戶實現智能化生活。
  消費者可以基于這套智能家居系統實現個性化的生活篇章,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環境可以針對用戶的需求實現多種多樣的改變。智能家居產品不僅僅要實現用戶的遠程控制與管理,更需要能主動的獲取用戶的需求,當感知用戶的到來時,開啟用戶所需要的燈光,為愛家調整適宜的溫濕度,提前開啟飲水機的電源,撤銷家中的防盜系統等等,為您的到來準備好您所需的一切,而不是被動的接受用戶的指令!
  與傳統家電相比,智能家居產品在功能、用戶體驗方面確實有著較強的優勢,但并不意味著傳統家電產品將會被市場所淘汰。試想,要實現這樣的一套智能家居系統,其在金錢方面的付出之多可想而知。對于智能生活的需求人人都有,但能實現這種奢華體驗的家庭用戶則少之又少。
  因此,為了實現用戶智能生活的需求,對于傳統家電設備"一刀切"的辦法肯定不切實際,如果讓家庭用戶通通將傳統電器扔掉,重新購買智能家居產品,這個想法恐怕是不可能的!因此用戶所付出的金錢代價太大,不是所有普通用戶都能承受的。
  而有些廠家已經開始研究如何改造傳統家電設備,實現傳統家電"1秒"轉型的奧秘!
  智能模塊能否堪當重任?
  縱觀當前市面現有的智能家居產品,有些產品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傳統電器+WiFi模塊,即傳統電器有了聯網的能力,即實現了設備的網絡化、智能化、集中化的管控。既然這樣,那能否批量生產一些智能模塊,將該模塊嵌入到傳統家電設備中,讓傳統家庭產品實現聯網,即實現了傳統家電的"智能化"轉型?
  小米曾在其發布會中提及一個新產品"智能模塊",該模塊能夠實現以手機為中心連接所有智能設備的功能,它可直接使產品與平臺掛鉤,實現傳統家電向智能家電的轉型,即"傳統家電+智能模塊=智能家居"這一方案的構想,頓時在業內引起爭議。
  海信一位人士稱,如果簡單將增加WiFi模塊的聯網功能就等同于智能家電,對于智能家電的理解就過于狹義。他表示,例如,智能空調除了制冷、制熱的基本功能,目前附加的模塊很多,包括遠程控制、人機交互,以及去除PM2.5、甲醛等健康功能。
  當然,備受爭議的不僅僅是該智能方案的構想,還包含其模塊的售價,小米在現場公布了該智能模塊的成本價—22元,不僅如此還表示在兩年內有望降低到10元左右。這將是一個什么概念,傳統家電與智能家居的間隔僅僅有10元的距離,人們實現智能家居的夢想將很快實現!
  智能生活的夢想將不日實現?
  這個構想固然很好,如果未來能夠實現,將對用戶的生活造成很大的改變,10-20元的價格就可以將傳統家電轉換為智能家電,如此廉價的改造方案勢將引起消費者的追捧,其未來市場規模可想而知。但亦不可忙不客觀,如果事實真的這么簡單,那么恐怕也并非小米一家可以做這種智能模塊了!
  將智能模塊嵌入到傳統家電中,僅僅是讓傳統的家電設備有了聯網的能力,但離智能恐怕還有幾條街的距離。想控制傳統家電首先要解決智能模塊與傳統家電設備的協議轉換問題,說白了就是智能模塊發出的智能能否被傳統家電所識別,如果語言不同,那何談智能?想要與不同品牌、種類的家電產品互通,也并非易事。
  在當前智能家居行業標準不一的今天,想要實現多品牌、種類產品間的互通互聯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每個商家都有自己的"羅馬帝國",想要將眾多商家的想法實現統一,恐怕也不會有今天這個局面了。在沒有做大市場的情況下,商家們便開始了分"蛋糕",這個問題確實比較棘手。
  因此,想要實現智能生活之夢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決問題的,當前智能行業面臨的問題多種多樣,僅僅依靠一款小小的智能模塊就想改變整個行業的困擾,顯然是杯水車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