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政協委員建議將市民卡變身智慧健身卡 推進全民健身工作

2月5日下午,市政協十屆四次會議召開了“促進全民健身、享受品質生活”專題會議。市體育局對杭州市全民健身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匯報。各界別政協委員針對杭州如何開展好全民健身工作進行了熱烈討論。到會聽取意見的市委市政府有關領導也作出表態,將對政協委員們的建議認真研究,推進杭州市的全民健身工作。
將市民卡變身智慧健身卡
從2013年開始,杭州市體育局就會同市教育局、市財政局等部門起草了《推進杭州市中小學體育場地設施向社會開放實施辦法》。到目前,杭州市主城區已經有251所學校實現了向社會開放。結合“智慧杭州”的建設,體育局還與市民卡公司合作,在所有開放場地的學校中安裝上了市民卡刷卡機,也就是說市民只要憑著市民卡就可以進學校健身了。
但根據相關資料的統計,隨著杭州市體育健身人群的迅速擴展,體育設施的建設速度和場館的利用率并不能讓人滿意。從一份杭州市公共體育服務設施供需狀況及公眾對公共體育服務設施的滿意度調查來看,因受體育服務設施條件限制,還沒有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達52.5%,對公共體育服務設施不滿意的占43.6%,對科學健身指導不滿意的占48.7%。
因此,在昨天的專題會議上就有政協委員提出,要創新全民健身模式,讓更多的人投入到健身的行動中。比如教育界別委員,杭州成人教育研究室的副主任韓良就建議可以從市民卡入手,將市民卡變身成一張擁有多種功能的智慧健身卡。
韓良說,市民卡變身健身卡可做的文章有很多,比如,可以借鑒目前刷市民卡進學校鍛煉的模式,以市民卡為平臺,對定點健身場所和場館進行認定,除了政府配套布局的各類大型體育場館和屬于體育系統的各類健身場館和體育設施可以讓市民刷卡進行健身外,還可以讓符合條件的學校、賓館飯店、旅游度假區等企事業單位相配套的體育健身場館和服務場所也對市民開放,進行刷卡健身,并由財政部門對這些單位提供服務后的經濟收益采取特殊的財政政策,這將有效解決健身場地不足的問題。
韓良還建議,以市民卡為紐帶構建體醫結合的聯動管理機制,推動醫保卡購買健身服務工作。也就是說,在個人醫保資金較寬裕的前提下,大家可以利用醫保結余資金購買健身服務,參與到健身消費活動中。目前國內已經有一些城市在開展此類工作,比如蘇州,醫保結余金額超過3000元以上的部分可以用于在定點健身場館購買健身卡;張家港市則是醫保個人賬戶結余超過4000元的市民,可持卡到指定健身網點刷卡消費并享受9折優惠,消費金額直接從卡上扣除。
開放合適的水域供市民開展水上運動
針對健身場所的問題,還有政協委員建議,杭州是一個水資源豐富的城市,應該開放一些合適的水域,供市民朋友開展水上運動。體育界別委員、杭州市陳經綸體育學校副校長陳國安就建議,可以在西湖的茅家埠水域開展皮劃艇運動,推廣休閑皮劃艇,讓市民在休閑中得到鍛煉,還可以結合錢塘江兩岸的綠地建設一些健身設施,甚至可以在每年的橫渡錢塘江活動的上下水點附近建設露天游泳池。
陳國安說,如果錢塘江兩岸的露天游泳池可以建設起來的話,將大大緩解杭州城內室內游泳場地爆滿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