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在北京六環測試無人駕駛汽車 自動手動一鍵切換

自動駕駛汽車首次在中國城市公路實測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今天下午在北京的西六環主路上,有一輛具有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將進行道路實測,這臺車搭載的自動駕駛系統是由瑞典道路交通管理局和沃爾沃聯合開發的,這也是有汽車制造商第一次在中國的城市公共道路上首次測試自動駕駛技術。中國是全球交通和路況最復雜的地區之一,測試選擇中國是要在技術商用前,陸續加大道路測試難度。這輛自動駕駛汽車將在西六環主路自動行駛12公里,測試包括了自動跟車停車、沿路自動行駛、避讓車輛、手機操控泊車等項目。
截至發稿時,測試仍在進行。測試車內,由項目的瑞典工程師坐在駕駛位上,進行道路行駛。實際上,車上帶有自動駕駛與手動駕駛切換的功能,坐在駕駛位上,在方向盤左邊有一個按鍵,當駕駛人想自動駕駛的時候,就可以切換到自動駕駛的模式,比如在城市道路上堵車的話,走走停停,包括車速比較慢的時候,就可以切換到自動駕駛,駕駛人的手就可以騰出來做點別的,這輛車就會跟著前面的車走。它還會自動識別道路兩邊的虛實線,按照這個線來走。
在安全性方面,從今天下午一系列的闡釋和測試的情況來看,記者感覺還是可以的。比如說大家可能最擔心在道路上如果突然會有人出現的話怎么辦,但實際上這輛車就配備了相關的技術,能夠自動識別人形,如果有人突然出現在車前,車會感應到,然后它會立即采取緊急制動的措施。在下午的測試中有一個項目,就是前面放了一個假人,然后駕駛人坐在車上踩油門加速沖過去,到一定的距離,這輛車就會報警,之后在離這個假人更近的時候它就會停住,有一個急剎車的動作。
說到自動駕駛或者無人駕駛,現在很多機構都在研究,像車企有奔馳、寶馬、奧迪都有相關的項目,國防科技大學曾改裝紅旗車在省級高速公路上測試過無人駕駛技術,互聯網企業谷歌已經有了無人駕駛汽車的成品并將進入量產階段,百度也要在今年退出無人駕駛汽車。應用前景如何?將來會有人放棄駕駛樂趣選擇自動駕駛么?
對于自動駕駛或者是無人駕駛來說,早前人們爭論更多的是這項技術是否能夠應付足夠復雜的路況和不良的駕駛習慣,而由此帶來的責任和法律問題如何解決目前還沒有一個方案出來。工信部部長苗圩認為,自動駕駛在未來的應用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苗圩:完全可以實現無人駕駛的這個智能汽車目標,什么時間能實現,我覺得還有很多的困難要克服,包括法律上的,將來這個車不是我開的,是我坐的,這個車也是我所有的,一旦撞了人以后,你追究誰的責任,是追究生產這臺車企業的責任,還是業主的責任,在法律上還要研究這個問題。
而要實現自動駕駛或無人駕駛,必須高度依賴移動互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汽車和互聯網融合是大勢所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董揚認為,在相關技術應用到汽車上之前,所有能想到的安全問題必須都要解決。
董揚:汽車是一個非常危險的產品,它是一個在極端狀況下工作的產品,它高速移動,對于這個安全性,各方面要求非常非常高,這個系統在不能有效解決病毒問題,或者是被人惡意操控問題之前,是不能夠用到汽車上的。
不過,在應用方面,工信部部長苗圩認為,部分的自動智能技術現在具備了大范圍使用的條件,可以用到現在的汽車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