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刷手環:與一卡通結合 能否突破手環瓶頸?

同樣是一刷而就,相比手拿一張公交卡,讓“嗶”的一聲響在手腕上,無疑更炫酷。近日,一款融合了健康運動監測和市政公交一卡通支付功能的“刷刷手環”在眾籌網和京東上開啟了預售。據刷刷手環官方數據,目前兩個平臺的預約購買量分別達到了2500個和10萬個。
與記者此前設想的,通過在手環中加入日常支付功能提升用戶佩戴粘性的初衷不同,刷刷手環背后的鳳凰云科技實則是一家移動支付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團隊于2012年成立,創始成員為摩托羅拉的一個移動支付解決方案團隊。
刷刷手環運營總監馬琳介紹,公司從成立之初就開始了對移動支付方案的探索,最早是通過帶有NFC技術的“蘋果皮”和手機掛飾等實現的。而后,因為手機尺寸越來越大的發展趨勢,帶有支付功能的手機配件開始顯得尷尬。
手環的痛:佩戴黏性弱 續航時間短
2013年,順應智能穿戴設備的興起,鳳凰云將新的發展方向定位在了智能手環上。
馬琳認為,現階段中國的手環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用戶的三分鐘熱度”,買了手環,新鮮不了幾天就不戴了。其原因就是國人對健康監測方面的需求強度還不夠帶來佩戴的粘性。
而同時,一大部分人群對公交卡的需求卻基本是剛性的,有數據顯示,北京一卡通的發卡量是6000萬,香港八達通的發卡量是2300萬張,并且從早晚高峰公共交通人流擁擠程度也可以看出其中用戶的使用情況。
“只要他們還坐地鐵公交,就會一直戴著,有些人甚至還只用手環的刷卡功能。”馬琳解釋,手環的支付功能可以在手環沒電的情況下正常使用。
關于現階段手環的另一個痛點:續航。刷刷手環的解決方案稍顯另類——使用紐扣電池。鳳凰云對此的想法是,紐扣電池可以避免充電電池在使用一段時間后續航時間衰減的問題,并且3個月更換一次的頻率,不用受到經常充電以及出差需要攜帶充電器等的問題困擾。
但同時,確實有一部分用戶反映了對此項設計的不滿,公司在后續的產品迭代中,也會適當考慮更換鋰電池。
一卡通的痛:適用商家有限 資金安全存隱患
對于一款兼具運動監測和支付功能,并且本身可以顯示時間和目標完成情況的手環,馬琳表示,169元的定價下,硬件的利潤其實非常少。而且從公司本身的發展方向來看,公司更希望通過在用戶積累達到一定規模后,開展與商家的合作。“像香港的八達通一樣,隨處可用,基本不用帶零錢出門。”
同時,關于小額支付,非實名制不用輸入密碼等造成的資金安全問題,鳳凰云表示會就此與市政交通一卡通繼續探索解決辦法。
但基于手環客戶端產品“空中支付”,馬琳透露在今年上半年就會實現,屆時用戶就可以在手機端向手環充值,避免了去公交營業點充值的麻煩,并且可以直接在手機端隨時查看用戶的消費記錄。
至于手環正式發售后獲取用戶的推廣方式,馬琳表示會在APP中發布一些活動,讓用戶通過完成每日的運動任務換取積分,這些積分會用來兌換禮品甚至是現金,直接打入用戶的一卡通賬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