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銳創新工場:孵化草根族創業夢想的家園!
“我們(朗銳創新工場)堅定的支持他們(草根族創客),不是因為我們高尚,而是我們深知他們創業的艱辛。這是一種使命感,因為自己創業過程經歷太多磕磕絆絆,用自己的經驗讓身后的人走得更輕松,為什么不呢?。”
——朗銳創新工場合伙人蔡高升經典語錄
從來閃光燈永遠只會留在高富帥、白富美等人的身上。哪怕是創業,投資人也永遠只選天生創業的高手。而草根創客一族,因為有著某種創業條件的不足,在創業的道路上困難重重。也許拼盡全力,也始終無法靠近成功,實現夢想。可是否草根族就該被放棄?草根族的創業夢想該怎么辦?朗銳創新工場,作為一個專為草根族創業者而生的物聯網應用孵化器,將讓草根創業之路不再艱難!

朗銳創新工場合伙人蔡高升先生
探索兩年 找到孵化使命
說起朗銳創新工場的孵化之路,就不得不從朗銳的物聯網生涯談起。朗銳創新工場合伙人蔡高升告訴記者:“我們做物聯網真是無心插柳,我們現在的養殖物聯網,原是由我們幫一家養殖場做客制化服務,做定制化設計,一路設計過來,最后才形成了這整個系統。”
據記者了解,朗銳創新工場原是工業計算機起步,然后切入嵌入式產品設計,再之后切入物聯網系統定制開發。由于專注于技術,便將每一個技術都沉淀于行業應用,再把應用孵化成創業的實體。整整兩年的親身孵化經歷讓朗銳創新工場有了新的使命:助人孵化。
十余年的實踐和積累,朗銳踏出了實現自我價值的物聯網孵化之路。
腳踏實地 鎖定草根創客
豐富的實踐經驗,朗銳創新工場不但實踐出了自己的理念,也切身體驗到了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據蔡總介紹,朗銳創新工場作為物聯網應用孵化器,共設有“入口流量、項目孵育、產品加速、商務運營、背景依托、資本資源”六大版塊。主要有三大精準核心定位:
“第一,草根創業人才。之所以鎖定草根,是因為天才的創業高手自己能玩得轉,能擠進競爭激烈的創投圈,找到天使投資人。而有困難的草根族創客則更需要我們幫它一把。我們堅定的支持他們,不是因為我們高尚,而是我們深知他們創業的艱辛。從大的方面來講,這是一種使命感,因為自己太苦了,所以總想做點什么。
第二,物聯網和智能系統領域。在孵化項目的同時,首先,過去沉淀的東西從價值上得到一些實現。讓他們不犯錯誤少犯錯誤,也讓我找到一種對過去心理上的補償。其次,與物聯網相關的項目,我們還提供一個體系性的技術,共性的技術。比如我們之前做的建筑物聯網有網關,有通訊,現在孵化車聯網時,這些網關通訊等都是可以用的。最后,更重要的,我們希望通過物聯網孵化器平臺,能讓它變得更有影響力。根據強者愈強的法則,創造的影響力之后,便可以凝聚更多的人、技術、項目等,去服務更多的行業。
第三、技術型的創業團隊。通常,銷售市場型的創業團隊,在與人相處的能力上相對比較成熟,而技術型的團隊過往更多沉浸在與技術產品相處的場景里,而缺乏與人相處的能力,這些障礙可以在我們的指導下輕松破解。我們的對象,一般都是在企業實干過兩年以上,既有創業的沖動,又對技術產品有一定的積累和掌控的人。”
拒絕虛火 慎重千億市場
正是由于朗銳創新工場這種務實、腳踏實地的做事風格,2014年,朗銳創新工場成功孵化了智能建筑、物聯網軟件、車聯網三個項目。到目前為止,朗銳創新工場已經在:嵌入式計算機、嵌入式開發、工業自動化、機器視覺、運動控制、養殖物聯網、智能停車場、無線傳感網絡 等領域有所斬獲。據蔡總透露,今年內孵化項目計劃增至五個。而醫療電子、物聯網傳感器等項目將入選。
而智能家居作為當下最熱門的行業,當被問及是否考慮著手切入時,蔡總解釋說:“我認為智能家居的火不是野火,這種火來自于BAT、小米類企業的煽風點火。他們總是強調未來智能家居產業會有成百上千億,甚至沒有天花板,這嚴重誤導了年輕的創業者。誰都知道想要做一個Billion-Dollar Business ,但是,在這個BDB條件充分之前,我們能不能先把五百萬的生意做起來呢?”
“年輕創業者不被主流投資圈看好的項目,比如回報率太低未來的盤子太小,不妨可以跟我們合作,投資回報率低代表投資風險小,市場盤子小代表市場競爭不會血腥。”辯證法的邏輯在這個問題上顯得如此神奇。
深思熟慮 從B2B做起
蔡總對物聯網行業現狀進行冷靜剖析,深思熟慮。并不是一味跟風。而是結合自身情況,穩扎穩打,從自身擅長的B2B做起,循序漸進。
“為什么現在物聯網硬件廠商他們做的很茫然?因為物聯網是一個系統。很多人并沒解決系統問題、而只是在表層皮毛上做美觀做用戶體驗等。物聯網它也是一個生命體,不要只盯著傳感末端,就好比一個人,有再漂亮的手和腳,沒有腦子、軀干還是不行的。”
蔡總還表示:“物聯網最終的核心價值在平臺、在軟件、在決策、在管理之道。WIFI插座的重點不是WIFI,而是插座。智能空調還是個空調。最根本的,物聯網要有一套智慧的邏輯。誰來完成,大腦在哪里。現在的物聯網產業就如同千軍萬馬過大河,很多人先烈了,依然會前赴后繼,最后會堆出一條血路。”
“我們更愿意從B2B的現實應用做起,踏踏實實在一個個應用場景實現價值,為物聯網的產業化進程留下一筆記憶,不是每個企業都夢想成為世界500強。”
是的,全民共創的大背景下,多一些理性的務實,會讓這個社會更加有序和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