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物聯網中國區總經理陳偉:智能物聯 從芯開始
5月21日,2015年(第六屆)中國物聯網大會在上海召開。此次大會將直面物聯網的核心、熱點、難點問題,剖析物聯網的現狀和機遇,分享物聯網產業發展的經驗與成果,正確引導我國物聯網的健康發展。本屆大會上,Inter物聯網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陳偉先生以“智能物聯 從芯開始”為主題做了演講。
演講內容如下:
大家好,非常的容幸今天有這么一個機會和大家分享Inter對物聯網的一些思考。
我簡單的介紹一下Inter,Inter主要是一個半導體的公司,芯片公司,芯片收入一年500億美金,主要業務還包括第一、服務器,全球的數據中心90%左右采用的是Inter的芯片,第二、PC,平板,正進軍手機領域。第三塊就是物聯網,二年前Inter專門成立了物聯網事業部,是傳統的嵌入式的事業部和風和軟件公司合并公司成立的一個專注于物聯網產品的事業部門。這個產品事業部去年總的收入在20多億美金,所以是Inter一個屬于比較小的,但是至關重要的事業部。我今天要談的話題主要是全球合作物聯科技的創新和產業的變革。
Inter對物聯網的看法是各種各樣的終端器件,通過互聯網的連接方式,產生海量的數據,通過分析挖掘數據,這個過程就是物聯網。海量的數據發生是沒有什么價值的,真正的互聯網的過程是這么幾道都要走完的,必要的條件全部乘起來才可達到物聯網的效果。
2020年會有500億個器件,五年以后PC,手機和平板有100億,有400億各種各樣的可穿戴,各種各樣的終端的器件,而作為一個芯片廠家希望這樣的器件是一千億,沒有一個行業的增長速度會這么快,從150億走到500億。整個物聯網的落地是一個必要條件,才能促使器件的增長。但是器件增長,還需要物聯網有很合理的商業模式落地才行。
也許五年以前,北京的家可以用手機來關,今天已經是完全可以做到了,但是在過去有多少的人會做這個事,或者是有多少了公司會提供這樣子的服務,所以物聯網的問題遠遠的超過了技術的問題。物聯網為所有的傳統行業帶來機會。我昨天在北京參加一個會議,聽到了各種各樣的應用,很多的公司可以有很多很好的案例,物聯網真的是蓬勃的發展,這也給交通、工業、能源、零售等各個行業帶來了很大的機會。
怎么樣可以幫助合作伙伴推廣一些物聯網的應用,而且要真正的做到持久,必須滿足下面幾個條件,第一個是降低運作的成本,不僅僅是一個炫的東西;第二個是你帶來效率的提高;第三個是給你帶來一些新的應用,如果不滿足這幾個條件的話,最多只是一個炫而已,我們也有很多這樣子的例子可舉。
中國物聯網完全可以領先于全球
看一下大家對全球物聯網的發展的預計。全球對物聯網產業的增長率估計的是10%左右,中國被認為是20%,是全球增長率的2倍,這與中國發展特點有關,在過去的幾十年經濟高速的發展,給環境和其他的方面其實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所以如果不通過一個比較先進的物聯網技術控制的話,很難維持高的經濟的發展速度。
我自己個人認為,中國的大城市或者是在工業、商業很多在利用物聯網,中國大城市和美國有很大不同就是人口密度的問題,單位面積的人口會超過美國的十倍,數量級的差別,對基礎設施的壓力和環境的壓力是不一樣的,面對這種壓力,需要采用物聯網的技術,中國在物聯網技術應用方面完全可以走在全球領先的地步。
物聯網的技術不同于工業革命和創新,從技術上和商業的機會上可以算是全球領先的一個角色。
舉幾個簡單的案例說這個行業,Inter在物聯網里面關注五大行業,在中國有幾個比較有特色的行業。第一個是車聯網,汽車對IT的整合是走在最前面的,大家可能覺得Inter是做PC的,但是Inter在汽車行業投資超過了6年,在中國有一個很特別的案例就是商用車聯網,30%的車禍是商用車造成的,所以政府牽頭加強了商用車監管,通過后端的管理平臺進行管理,我們和中國很有名的商業車的管理公司一起研發云平臺的搭建,從車載系統入手,通過Inter的芯片去支持車載系統。
搭建這么一個車聯網并不是這么的難,但是在操作的過程中,政府會有6條要求,很多的廠商都可以提供這樣子的一個車載系統去滿足6個要求。但是最終采用誰的系統?所以我們在和合作伙伴合作的過程中,他們也希望車載系統可以提供更多的計算的能力,支撐更多的增值的服務,使他們在滿足這個要求的同時,能夠為車隊提供更多的增值的服務,他們的平臺和物流的平臺結合在一起以后,馬上就降低了空車率。這樣子就可以提高整個車隊的效率,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第二個是智能樓宇,中國的樓宇建設有很多這樣的建筑項目,我們通過Inter研發的網關的技術,應用在酒店設施里面,可以達到一年省600萬的電費。
最后一個是安全城市,這里面強調的主要是視頻技術,視頻對話存儲,圖象處理和數據分析,其實是需要很大的計算的,Inter是希望可以在我們的架構里做到最優。物聯網是一個端到端的搭建,數據的增長超過帶寬的增長,有多少的數據是需要在當地處理的,有多少是需要傳輸到后端處理的,整個平衡的問題,也許視頻是第一個挑戰平衡的問題,不僅是一個技術的問題,也是一個經濟的問題。在這一點上Inter和合作伙伴有深度的合作。從后端的視頻的存儲和分析,前端的數據網絡存儲儀,到終端的攝像頭,整個架構的搭建、平衡和優化,希望最終是通過一個平臺化的系統,而不是一個單個的器件,我們的合作伙伴就是在這么一個系統上,進行的創新應用。
以點為面推動物聯網發展
物聯網最大的商機是服務,如果是這點達不到很久的話,物聯網也不會存在很久,真正的興奮點是給了我有效的服務,而且有人還幫你把單買了,你又用另外一種方式去付錢了,這種商業模式的創新,絕對是全球領先的,中國缺乏的一點是硬件研發的能力。2%的半導體的生產能力,50%的消費能力,這個差距太大了。
視頻的能力其實并不就是安全城市,中國有這個剛需,中國最大的視頻的剛需就是犯罪的偵破的百分比,因為和諧社會必須是罪犯不能跑了,其他的行業都可以用到視頻,但是這個需就沒有這么的剛,買單的人沒有這么的清晰。
還有機器人,機器人和無人機好像預計數量還比較小,大家對這個行業都很有興趣,說不定過幾年以后,大家意識到了有一個服務機器人,可以給每一個家庭帶來一個好的服務,一下子就象蘋果手機一樣的火起來了,這里面很重要的就是視覺的能力,這方面是可以花精力去研發和探討的。
沒有任何一個公司可以說在物聯網行業我可以做所謂的老大,絕對是一個聯盟。所以作為一個最底層的芯片提供商,盡管我們對物聯網充滿著期待,還在美國推動了二個協會。一個是工業互聯網,第二個是開放互聯網的聯盟。也有一些中國的企業加入了這個聯盟,物聯網一定是從定制化,走向標準化,走向平臺化,達不到這個境界的話,復制能力就會缺乏,經濟效益也會受到限制,經濟效益受到了限制,做的很好也無法生存。
希望在物聯網將來可以找到很多點的應用,以點發展成為一個面,作為Inter公司,我們也期待和各個合作伙伴一起推動物聯網在中國的推進。
(rfid世界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