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銀聯壟斷終結或許不算好事 看看萎縮的梅花卡

作者:老怪看盤
來源:搜狐
日期:2015-05-12 09:53:32
摘要:銀聯告別壟斷,是不是好事呢?當然是,銀聯不再一家獨大有助于銀聯在競爭中進一步改善服務,在互聯網+大潮中推陳出新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不過,山雨 欲來風滿樓,有人跟風希望通過開放競爭治一治“霸道”的銀聯,甚至期待看到昔日“霸主”出丑……這種說法在坊間頗有市場,但是否合理呢?


  近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實施銀行卡清算機構準入管理的決定》,中國清算市場將于6月1日開放,符合要求的機構包括境外機構可申請在中國境內從事銀行卡清算業務。新聞一出,迅速引發輿論狂歡。畢竟,這意味著一家獨大12年的中國銀聯,不再獨享國內銀行卡清算市場巨大蛋糕。

  對此,中國銀聯客氣表示要“二次創業”,而美國萬事達卡中國區總裁已表示一定會申請清算牌照,此前封殺中國銀聯海外渠道的VISA暫無動靜,據說工商銀行與支付寶公司也都打算成立清算機構……然而,就在業內人士熱議國內誰會成為下一個銀聯之時,互聯網上卻傳出一些不同的聲音——如“10億注冊資本太高,卡組織‘開而不放’”、“卡組織開放相當于為國民減稅”、“國內第三方支付機構將結束銀聯‘暴政’時代”等等。

  這些評論和吐槽一時甚囂塵上,有兩種分析路徑頗有代表性:一是,猛烈抨擊銀聯的壟斷和“霸主地位”,如今清算機構開放,國外和其它卡組織成為新的清算機構,中國清算市場的春天來了——邁入自由競爭的態勢;二是,中國開放國內清算市場,銀聯告別壟斷是中國遵循WTO的裁決,履行承諾的必然結果。

  事實真的如此嗎?銀聯壟斷終結,真的先別急著叫好,不妨先看看整個事件的另一面,和背后的復雜性。

  銀聯壟斷終結,引發輿論狂歡

  銀聯告別壟斷,能與國際大咖一決高低嗎?

  銀聯告別壟斷,是不是好事呢?當然是,銀聯不再一家獨大有助于銀聯在競爭中進一步改善服務,在互聯網+大潮中推陳出新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不過,山雨 欲來風滿樓,有人跟風希望通過開放競爭治一治“霸道”的銀聯,甚至期待看到昔日“霸主”出丑……這種說法在坊間頗有市場,但是否合理呢?

  在現代金融體系下,一個國家銀行體系的結算功能是整個社會高效率運行的基礎,屬于國家金融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清算是金融交易的本質和核心,清算組織掌握著國家各類經濟交易的重要數據。

  正所謂山雨欲來風滿樓

  2002年3月,中國國內80多家金融機構共同發起成立中國銀聯,就是要建立中國自己的清算系統,此后在全世界范圍內大力推銀聯卡,除了獲利外,也是在擴大中國經濟的實力。到現在,如果有人還不明白銀聯所代表的清算系統核心所在,不妨看下俄羅斯的案例。

  2014年烏克蘭危機后,美國開始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VISA與萬事達卡在未通知的情況下,停止對俄羅斯幾家銀行所發售銀行卡的支付服務,對俄羅斯民生造成巨大影響,俄羅斯沒有自主銀行卡清算組織,國內民眾主要依賴美國的VISA、萬事達品牌卡。最后,還是中國銀聯幫了戰斗民族一把。

  因此,從戰略和民生的角度出發,大國必須擁有屬于自己的卡清算組織,這是毋庸置疑的。

  在當前的國際主要卡組織中,“VISA”、“萬事達”、“運通”、“大萊”和“JCB”這全球五大發卡機構,前四家均為美國機構,JCB為日本機構。而且 美國的這幾家發卡機構已在全球獲得了絕對優勢,包括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等在內,美國的VISA和萬事達都居主導甚至壟斷地位。

  國際主要卡組織憑借雄厚的實力和豐富的運營經驗,是很容易占領新興市場。以我國臺灣地區為例,1983年即成立了“財團法人聯合簽賬卡處理中 心”,1984年發行了本地使用的“聯合簽賬卡”“聯合信用卡”,圖案上有一朵漂亮醒目的梅花,被通俗地稱為“梅花卡”。至1989年前后,梅花卡占據近 八成臺灣信用卡市場,一度形成“梅花獨放”的局面。但在向外資開放市場后,梅花卡品牌迅速萎縮,到2001年,梅花卡市場份額僅剩0.53%。同期,VISA、萬事達的市場份額合計升至95%……

  臺灣地區信用卡市場“梅花獨放”已成往事


  某種程度上說,中國銀行卡清算市場分階段性開放,為中國民族品牌的卡組織——銀聯的發展壯大奠定基礎、爭取時間。如今,銀聯地位已經確立,雖然自身問題不少,但好歹算爭氣,今后“獨生子”地位不再時,似乎也已具備與國際卡組織巨頭拉開架勢競爭的實力和能力。正所謂放開銀行卡清算市場,可提升現代服務業、優化消費環境,但前提之一是民族品牌一定要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