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C、RFID支付技術專利分析
RFID是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英文縮寫,即射頻識別,又稱電子標簽,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的目標,并讀寫相關的數據,而不需要識別系統與這個目標有機械或者是光學接觸。它無須人工干預,可用于各種惡劣環境,可識別高速運動的物體,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簽,操作快捷方便。
NFC英文全稱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離無線通信。NFC由非接觸式射頻識別(RFID)及互聯互通技術整合演變而來,在單一芯片上結合感應式讀卡器、感應式卡片和點對點的功能,能在短距離內與兼容設備進行識別和數據交換。
RFID更多的被應用在生產、物流、跟蹤、資產管理上,而NFC則在門禁、公交、手機支付等領域內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NFC、RFID支付技術的發展趨勢分析:

圖1NFC、RFID支付美國專利公開趨勢
從圖1可以看到,近十年NFiC、RFID支付技術領域美國專利公開量總體保持增長態勢,2005年至2011年專利增長相對緩慢從2005年的27件增長到2011年的85件,之后該技術域年度專利公開量增長加快,到2014年專利公開量達295件,整體而言NFC、RFID支付技術正日趨成熟。
主要專利權人分析:

表1-1NFC、RFID支付技術專利權人
從表1-1可以看出MasterCard、Visa、高智等是該技術領域專利的主要申請人,MasterCard、Visa在該領域專利數量多于其他專利權人,在該技術領域具有一定優勢。
專利來源國別地區分析:

表1-2 NFC、RFID支付技術專利優先權
表1-1和表1-2顯示該技術領域權利人主要來自美國,美國企業在該技術領域處于統治地位,是該技術的主要應者和技術推動者。中國企業在該領域布局美國專利16件,排在第十位,相關企業應加強研發和國際專利布局,爭取早日參與到國際競爭中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