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無責任YY 小米智能家居會占領你家嗎?

作者:李洋
來源:泡泡網
日期:2015-06-17 09:30:31
摘要:你家什么時候會被小米產品占領,如果你在2年前聽到這個問題,最有可能的答案或許是“你丫瘋了吧,小米跟我家有個毛線關系”。但從小米路由器、小米電視到現在一系列小米智能家庭設備的推出,還有即將面世的智能空調、甚至傳聞中的小米凈水器,細細想來小米占領客廳似乎就不再是偽命題了。

  小米的智能家居缺產品嗎?

  他們的目標是以極低價格讓所有電器都能變智能

  可能有人會說,上面這些是什么玩意,大多數是些與電器無關的小玩意,放在我這里并沒有什么卵用,更別說占領我家了。確實,我們想象中的智能家居可能是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居家必備電器全部觸網變智能。

  

  但現狀并非如此,即便美的、海爾這些家電產品線極寬的一線品牌也沒完成全線家電的智能化布局,甚至涉及智能的很多產品都是些新開發的周邊,傳統大家電相對較少。這一切可能是因為大家電還沒有智能化的強消費需求,總之就是大家都在做著相似的事情,沒有哪個廠家明顯領先于誰,小米跟海爾、美的這樣的一線家電品牌在智能化設備上也并無明顯差距。

  小米智能家居最為可怕的一點在于產品研發似乎謂毫無難度,我們都知道有一批小米生態鏈企業是圍繞在小米智能硬件周圍的,例如小蟻的智能攝像機、華米的手環、綠米的智能家庭套裝等等。小米通過投資或是戰略合作能夠與上述生態企業共同研發智能硬件,在雷軍的規劃中,“投資100家硬件企業”目標達成后,小米智能家庭APP下的智能硬件陣容根本無法想象。

  小米智能家庭APP下的生態鏈企業可不都是新手,與美的聯合研發的i青春智能空調已經在美的官網開賣,這應該是小米智能家居硬件第一次觸及傳統家電,未來還會有傳聞中云米的智能凈水器或是其他小家電陸續推出,能夠看出小米早已將智能布局到了傳統電器之中。

  

  未來或許那個小米智能模塊會進入更多的電器

  一周之前,高通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王翔離職加入小米,這讓我最先想到的就是小米12億入股美的時間段那場發布會。雷軍透露小米為傳統電器定制的智能模塊成本僅僅22元,并且希望一年內降到15、兩年內降到10元,王翔加入小米似乎早已是被規劃好的戰略行動。

  傳統的企業不懂網、科技企業沒有傳統實業基礎,而小米的智能芯片就成為了連接電器與智能家居終端APP的橋梁。想想未來10多塊錢一塊芯片就能讓家中全部電器聯動,如果沒有動手難度,估計很多極客都早就開始自己改造家里的電器了吧?但這樣勢必不能成為主流,小米用極低的硬件成本向所有設備制造方開放,而后的不確定因素就是各個家電廠家是否介意加入小米的智能家居生態了。

  小米的智能家居缺用戶嗎?

  產品低價切入市場 手機為智能家居平臺鋪路

  如果問你你知道什么品牌智能攝像機賣得好?你或許會回答360、螢石或者小米;再問你什么品牌智能家居套裝做的比較好,或許答案里有幻騰、海爾或者小米。說到這里你就能發現了,小米幾乎什么熱門的智能家居設備都有,而且做工和定價都不輸同級產品,這是能夠熱銷的前提條件。

  

  手機鎖屏界面下的小米智能家庭APP控制器

  從最早路由器作為智能家居入口到手機里的智能家居APP,小米已經能夠實現單一APP集成全線智能家居設備的操控,吹得NB一點叫做智能家居平臺。目前,智能家居最大的問題在于產品太過分散,每個設備一個獨立APP的散養方式顯然無法在用戶體驗上得到認可,因此才需要平臺來整合,得平臺者得用戶,這些平臺級品牌進而就能成為游戲規則的制定者。

  

  小米智能家居還有一個潛在優勢,借助龐大的手機銷量,小米智能家居入口——智能家庭APP的裝機量絕對能夠處于全球領先的地位。2014年小米手機出貨量6000余萬臺,每一臺小米MIUI系統的手機都預裝了智能家庭APP,甚至在鎖屏界面向右滑屏就能控制智能家居設備,即便你沒有小米智能家居硬件也成為了它的用戶,除了那個只發布概念不見產品的蘋果之外估計沒人能在智能家居APP的裝機量上超過小米。

  有了用戶基礎,你會發現之前咱們所說的產品陣容就更容易推進了,龐大的潛在用戶群是初創智能硬件公司最為需求的,加上小米的資金、平臺和渠道優勢,小米生態鏈企業在推動智能家居發展時便會更加水到渠成,而與之抗衡的其他公司就要掂量一下未來的發展路線了。

  目前我們無法推斷未來的智能家居行業會火爆到什么程度,但真正等到這個概念變為事實的時候,或許你早已無法避免小米各種電器進入你家客廳、臥室了,到時候可能很多人已經沒有小米是個手機廠家的概念,那些小米智能家居曾經的對手也弄明白了單打獨斗和開放的生態完全是兩套路數。■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