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訪談報道  >  正文

NI:下一代無線和射頻測試方案走向平臺化

作者:陸飛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15-06-10 09:03:54
摘要:您是否讀過一篇題為“物聯網呼喚5G網絡”的文章?在日前由美國國家儀器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以下簡稱NI)主辦的第12屆中國PXI技術和應用論壇廣州站活動上,NI中國市場開發經理姚遠先生的一些觀點讓筆者對那篇文章中的說法更加肯定。姚先生所在團隊專注于物聯網所有領域的射頻測試,他們正在用平臺化的解決方案來應對下一代無線和射頻的各種復雜挑戰。

  您是否讀過一篇題為“物聯網呼喚5G網絡”的文章?在日前由美國國家儀器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以下簡稱NI)主辦的第12屆中國PXI技術和應用論壇廣州站活動上,NI中國市場開發經理姚遠先生的一些觀點讓筆者對那篇文章中的說法更加肯定。姚先生所在團隊專注于物聯網所有領域的射頻測試,他們正在用平臺化的解決方案來應對下一代無線和射頻的各種復雜挑戰。

NI:下一代無線和射頻測試方案走向平臺化

NI中國市場開發經理姚遠先生

  在當天的會議上,NI展出了多種基于PXI的最新技術應用案例,橫跨軍事國防、汽車電子、消費電子、RFIC、射頻等多個應用領域,基于PXI的嵌入式平臺化方案更是讓現場的觀眾耳目一新。而筆者與姚先生的交流就始于5G和物聯網

  5G和物聯網既是機遇更是挑戰

  “物聯網方興未艾,更大規模的演進才剛剛開始。”當筆者初次跟姚先生在會議現場交流時,他對當前的產業發展趨勢做了這樣描述。在姚先生看來,物聯網應該包括工業物聯網和消費物聯網兩大類,而且這兩大領域都蘊含著巨大商機。他以消費物聯網為例給出一組數據,按照英特爾CEO科再奇此前的預測說法,到2020年將會有500億部設備有互連需求,而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日前發布的《2014年電子設備預測報告》中也顯示,PC、平板和手機等智能終端在2014年的綜合出貨量將達到25億臺,其中手機的出貨量將達19億部。

  “當前還有85%的嵌入式設備尚未實現互聯。”姚先生表示,“當前大家都在討論‘互聯網+’,在5G技術的規劃中,已經將物聯網作為其一個明確的應用場景來規劃討論。”據筆者的跟蹤了解,當前物聯網的現狀是各系統相互獨立并存,一部分群體偏重于感知應用的技術,如RIFD、NFC、UWB、藍牙等;而姚先生認為,在物聯網環境下,所有系統都要相互通信,更應成為全局的核心技術環節。他還預測,在物聯網及移動互聯網需求的不斷推動下,下一代無線通信技術——5G技術正成為行業新的焦點。雖然5G通信標準還正在完善當中,但我們可以知道的是5G的網絡容量要比目前4G容量提升1000倍以上。

  由此看出,5G和物聯網將帶給企業更多的發展機遇,然而姚先生說這對于專注于測試行業的NI來講,同樣也是挑戰。原因是“按照當前的產業發展趨勢,用戶要求對無線芯片的成本正不斷縮小,而隨著技術的發展,無線測試的復雜程度卻又不斷上升”。姚先生給筆者展示了2張統計趨勢圖,第一張圖顯示從2011年到2019年間,無線芯片的出貨量將呈逐年遞增的走勢,從2011年的不足80億顆暴增至2019年的近160億顆;而另一方面,無線芯片的平均售價將從2011年的1美元以上持續走低,截止目前已經下降到0.75美元以下,到2019年前將一直保持平穩下跌態勢。第二張圖則顯示出無線測試復雜度正在隨著技術的升級,成倍的提升。

  平臺化的方案將引領測試變革

  無線芯片價格下降與其技術復雜程度上升的矛盾已然存在,而芯片類企業需要繼續維持正常運轉的話,一方面要降低生產成本,另一方面就要提升測試效率,這將成為企業盈利的關鍵。這樣一來,重任就交給了像NI這樣的測試專家。那么,如何才能在測試效率和投入成本之前做好權衡?姚先生表示,NI的建議是使用基于PXI的模塊化測試解決方案。因為在這樣一套平臺化的系統方案中,用戶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搭配各種模塊,繼而通過軟件配置,最終完成特定的測量任務。此類方案尤其適用于產線測試,在要求精度、可靠性、測試速度和測試吞吐量的同時,其兼容性和投資回報效率也非常理想,而這正是軟件定義PXI測試設備的優勢所在。

  此外,NI倡導的平臺化方案是基于PXI開放性的“模塊化+軟件定義”測試系統。我們熟知,蘋果公司成功打造了一個完美的基于iOS平臺的產業生態系統。iOS平臺能將數十萬名開發者吸引到平臺上去,擁護者不計其數。當然,蘋果公司擁有設計上的優勢,而NI也有自己的殺手锏——PXI。這項技術最早由NI公司發布并成立了PXI系統聯盟,有60多家公司加盟,共同推廣PXI標準,確保PXI的互換性,并維護PXI規范。

  姚先生指出,下一代無線測試系統至少要滿足以下三種需求:首先要能提供針對測試速度優化的無線測試儀器,其次要能夠提供待測設備控制和并行測試更容易的軟件體驗,第三要有經驗的工程師與合作伙伴助用戶成功實施。

  NI無線測試系統(WTS)搶占先機

  當日會議的主題之一,就是NI為現場觀眾帶來的全新無線測試系統(WTS)。據姚先生介紹,這一系統解決方案將大幅降低大批量無線制造測試的成本。隨著無線測試的復雜性日益增加,借助WTS這個專為高測量速度和并行測試而設計的系統,企業仍可成功地降低測試成本,數倍提高生產車間的生產力。

  WTS結合了PXI硬件的最新技術進展,為多標準、多設備、多端口測試提供了一個統一的平臺。結合TestStand無線測試模塊等靈活的測試序列軟件,制造商可大幅提高并行測試多個設備時的儀器利用率。WTS具有可立即運行的測試序列,可輕松集成至生產線,適用于采用Qualcomm和Broadcom等供應商的芯片組設備以及集成式待測設備和遠程自動化控制。基于這些特征,用戶可以看到RF測試設備效率的大幅提高及測試成本的進一步降低。

  姚先生指出,WTS在很地方都表現出了“模塊化+軟件定義”平臺化測試方案的技術優勢。據介紹,WTS是NI基于PXI硬件、LabVIEW和TestStand軟件開發的最新系統。該測試方案可支持LTE Advanced、LTE、802.11ac、低功耗藍牙等各種無線標準,專為以下應用的制造測試而設計:WLAN AP、移動手機、信息娛樂系統和其他包含蜂窩、無線連接和導航標準的多標準設備。WTS采用的軟件設計PXI矢量信號收發儀技術為制造測試環境提供了一流的RF性能以及一個可隨RF測試需求變化而擴展的平臺。

  據了解,在這套WTS系統上,NI為用戶設計了易于使用的軟件、SCPI接口、堅固的多端口DUT連接。快速是它的另一優勢,因為基于PXI平臺,WTS具備了更快的測量速度。再者,PXI的模塊化特性也確保了這個平臺上的產品能夠借助于最快的CPU和FPGA,這就確保了更快的測試處理速度。

  姚先生表示,為了更好的推廣使用這套優質的WTS系統,NI會最大限度的發揮其合作伙伴集成的優勢,目標只有一個就是用更好的技術和服務來確保客戶的成功。平臺化解決方案是NI的優勢,姚先生強調,這更應當成為整個物聯網產業的未來優勢。

  (rfid世界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