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設備繁榮不假,可要如何撥正偏了道的智能手環?
這一兩年,智能手環變得頗為熱門,原因在于它既是穿戴設備大軍的一員,而且同時又是門檻最低、最便于用戶體驗的一種設備,由此,它也往往成為了窺探穿戴設備市場發展的風向標。而智能手環的“風口”仍在洞開,并且隱隱有加強的趨勢,這也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把目光瞄向了這一市場,國內有包括小米和榮耀為主的手機軍團,也有Bong和樂心這類專業的手環廠商,此外,還有像奧思OAXIS一樣的創新跨界玩家——值得一提的是,后者CEO G-Jay在近日接受采訪時卻表示,目前國內手環市場的繁榮不假,但是對用戶需求和行業意義的理解卻有限。
聽上去,這似乎又是個造勢和噱頭的前奏。但在具體了解之后,其實不難發現奧思OAXIS所稱的問題并不夸張。目前,全球最大的智能手環制造商為Fitbit,截止今年第一季度,Fitbit已經銷售了超過2080萬部設備,在美國市場的份額占比已經高達85%。Fitbit的成功有很大因素在于,其主要市場——歐美地區是個體育事業非常發達的地方,幾乎已經到了人人參與的程度,因此,人們對于運動相關和周邊產品的需求也很高,智能手環作為一種更方便佩戴和交互的計步器產品,也就因此深受廣大用戶的歡迎。
讓我們把目光轉向中國,目前國內互聯網廠商小米是全球第二大智能手環廠商,其自去年7月末發布以來,截至6月中已經售出了超過600萬只手環,而要特別注意的是,小米手環目前只有一款產品,同時它銷售的市場有限,以中國地區為主。
然而小米手環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卻是由于其低廉的價格所推動的——Mi Band售價79元人民幣,約合14美元,而其發布時,智能手環市場還存在很大的泡沫,國際品牌占檔千元價位,而國內品牌的定價也較少有低于300元的,但功能用途還差不多的小米手環用只要79元,直接用價格核彈炸開了市場的泡沫,創造了可穿戴設備體驗的門檻新低,是其能夠獲得巨大銷量的主因。這還不是全部,相比較歐美市場由文化背景推動的主動需求,我國市場對于智能手環等運動產品的接受,更多的是一種被動形態。直白點來說,大部分人都把對智能手環等運動產品的置入,理解為自身是對健康的一種投資,這種模式雖然比較好的促生了智能手環的發展和銷售,但問題是,設備只能起到監測作用,而無法真正刺激到用戶對于運動的熱愛和追求,很多人買了智能手環回家一段時間,都是放在角落吃灰。
正因如此,我們看到了廠商們動起了別的心思,一個是把手環打造的更加“高能”,比如可以刷公交卡、可以去公司打卡等等,另一個就是提供以成就和分享為主的社交模式,希望以此來增加用戶的佩戴時間和粘性,其中,后者被認為是增強用戶運動追求的主要手段,也比較契合國內正在開展的“全民運動”浪潮。初衷是為了健康,但問題是運動社交和分享逐漸變得不再那么單純,而成為了一種“競技”手段和攀比的資本,比如有的人為了刷成就而喪心病狂的運動,也不管自己身體是否承受的了;或是有人甚至直接通過甩手刷步數、篡改數據等方式來作弊造假,最終以求在朋友圈或微博里,能夠“一覽眾山小”,同時也不顧數據是否有意義和價值。這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行為。
歸根結底,還是由于國人缺少正確、合理和健康運動的認知與追求的緣故。甚至擴大來說,不吝于是國人對“健康”這一追求還不夠重視的原因,不少人覺得給健康投資過后就買來了心安,但卻忽略了包括運動、養生在內的過程才是最重要的。這也就是為什么奧思OAXIS會呼吁用戶去進行真正健康、適度運動的原因所在,因為穿戴設備只是一個工具,它并不是一味藥,而健康也不應該被粗暴轉化為數值去炫耀給別人看,而是應該給自己的一個交代。所以,人們應該回歸初心,去追求健康的運動和生活方式。那么,什么樣的運動是健康的呢?簡單來說,就是多從事有氧運動,有氧運動是指人體在氧氣充分供應的情況下進行的體育鍛煉。簡單來說,有氧運動是指任何富韻律性的運動,如跑步、游泳,其運動時間較長(約15分鐘或以上),運動強度在中等或中上的程度(最大心率之75%至80%)。有氧運動是一種恒常運動,是持續5分鐘以上還有余力的運動。
世界衛生組織《關于身體活動有益健康的全球建議》倡導:18-64歲的成人每周進行300分鐘中等強度或150分鐘高強度有氧運動最佳。
之所以強調適度,是因為每個人的年齡、性別以及運動需求都不同,就好像減肥和增肌之前也需要丈量人體體脂比是一個道理,不同的人對有氧運動的標準也有差別,只有對自身情況有足夠精準的監測,才能達到最佳的效率和結果。這其中,心率就是一個比較關鍵的指標,通過對心率的監測,可以輕而易舉的了解到運動狀態。不過,目前市面上的智能手環中,較少有配備心率檢測功能的產品,心率檢測往往被塑造成一個高大上的功能。或者即使擁有心率檢測的功能,但沒好好利用,只是單純的增添功能。實際上,它卻是用戶真正需求的一項功能,本應該很接地氣,據悉,OAXIS奧思即將發布并上線眾籌的最新手環產品,就將配備心率檢測功能。
而我們也了解到,OAXIS奧思即將于7月1日在北京正式召開新品見面會,屆時將推出該款手環設備。這場全民運動的大潮里,誤區固然存在,智能手環憑什么能撬動這塊市場?我們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