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互聯網+或顛覆農業格局 大數據提升市場預測能力

作者:物聯網世界采編
來源:中國經濟網
日期:2015-07-02 09:43:56
摘要:我國農業是小規模經營農業,中國農業生產經營中長期存在著如標準化水平不夠、交易效率不高、產品追溯難以實現、農民增收難等問題,這些問題有望通過“互聯網+”的模式來倒逼解決,從而帶來農業傳統生產經營格局的顛覆性變化。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互聯網+”戰略,隨后,制造、醫療、交通、教育等產業領域紛紛“觸網”,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思考如何借助互聯網尋找新的機會,一向看起來很“土”的農業也開始尋求與互聯網的融合。

  互聯網+有望顛覆傳統農業

  我國農業是小規模經營農業,中國農業生產經營中長期存在著如標準化水平不夠、交易效率不高、產品追溯難以實現、農民增收難等問題,這些問題有望通過“互聯網+”的模式來倒逼解決,從而帶來農業傳統生產經營格局的顛覆性變化。

  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副司長王小兵6月30日在由央廣網、一畝田和天天果園、味道網聯合舉辦的“互聯網+農業的路徑和變革”論壇上指出,互聯網+農業是要通過互聯網+來實現農業的現代化,作為我國四個現代化最落后的領域,互聯網+給農業現代化的加快發展帶來了歷史性的機遇。

  王小兵表示,互聯網+農業的根本是要提高農業產業的競爭力,要不斷的增加農民的收入,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在生產方面要打造智慧農業,提高農業的自動化水平;在流通方面要+農業電子商務,最主要是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的電子商務。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張新紅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互聯網+農業”是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發展全面融合的過程。要重點把握幾個關鍵詞:融合、連接、轉型,“互聯網+農業”應該是將互聯網的所有屬性都加進去,不能是有選擇的加。

  互聯網大數據提升市場預測能力

  互聯網的的最大優勢是“鏈接”、“互動”和“重構”,農業通過與互聯網的結合可以直接將生產者和消費者鏈接起來,能夠有效解決農民盲目生產的問題,能夠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縮短產品到餐桌的距離。

  近年來,我國多地出現鮮活農產品滯銷、買貴賣難的現象。“姜你軍”、“蒜你狠”、“蔥擊波”、“火箭蛋”等輪番“上陣”,消費者無奈為高價的農產品買單;另一方面,果蔬等農產品豐產滯銷現象頻現,2013年海南荔枝豐收,2元一斤仍少人收購;2014年安徽歙縣三潭枇杷大豐收卻積壓難銷,不少枇杷瓜熟蒂落,歸于泥土。農產品豐產卻賣不出去,“滯銷、賣難、買貴”的怪圈反復出現,讓農民“豐產”難增收。分析其主要原因就是產銷信息不對稱,預警不及時。而互聯網大數據帶來的海量數據分析將為從源頭上解決農產品“滯銷、賣難、買貴”問題提供了途徑。

  一畝田副總裁兼研究員院長高海燕表示,互聯網+農業主要體現在對農業生態體系的重構上,當前農業領域的滯銷本質上并不是生產過剩,而是信息短缺直接導致的,傳統的銷售渠道已經無法適應當前已有的生產能力,因此必須用新的思考方案來解決問題來匹配新的生產能力。

  中央將撥20億支持農村電商

  有業內專家指出,“互聯網+農業”正進入加速轉型和創新發展的黃金期。事實上,國家早已經出臺一系列政策加快推進現代化農業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將正式步入快車道。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5月8日,國務院出臺“電商國八條”,提出加強互聯網與農業農村融合發展,中央財政將拿出20億元專項資金用于農村電商基礎設施建設。隨后,有消息稱商務部等二十多個部委參與的《關于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指導意見》初稿已經完成,最終文件將以國辦發文的形式出臺。這是首個全面部署農村電商發展的文件。

  此外,5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加快高速寬帶網絡建設推進網絡提速降費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今年新增1.4萬個行政村通寬帶,在1萬個行政村實施光纖到村建設,95%以上的行政村通固定或移動寬帶;明后兩年,80%以上的行政村實現光纖到村。

  安信證據報告稱,2015年將是“互聯網+”農業元年,在互聯網+產業的浪潮下,農業互聯網迅速崛起,作為過去最缺乏效率的市場,農村互聯網成為發展空間最大的創新領域。“有通過互聯網+的模式,才能解決流通成本高、信息不對稱、經驗種植等行業痛點,真正實現農業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