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聯助理總裁劉風軍:NFC是移動支付的未來 得移動終端者得天下
移動生態圈的討論一直都是MWC移動通信大會上的熱點。隨著Apple Pay的普及,移動支付這個“古老”的話題再次被推向了風口。在2015上海MWC正式開展的前一天,GSMA提前召開了一場移動支付峰會。中國銀聯助理總裁劉風軍與大家一起分享了移動支付的發展趨勢。
   
移動互聯網和移動支付是大勢所趨:得移動終端者得天下
劉風軍介紹道,銀聯經過5年多的努力,目前已經有150個國家和地區受理銀聯卡,同時有40個國家和地區發行銀聯卡,共有4700萬銀聯卡境外累計發行,境內是49億張。
截止到2015年,國內智能手機用戶預計達到6億。在龐大的市場上,應用開發者提供海量優秀的應用程序,使得移動互聯網得以飛速發展。同時,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四流的效率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如今移動終端的交易規模的增長速度已經超越了移動互聯網的增速度。
但事實是,NFC在全球范圍都增長緩速,劉風軍認為,主要原因是線下受阻。而中國銀聯有超過10億張金融IC卡的發卡數量,支持非接觸式閃付的POS機全國有500萬臺。
業界有一種說法,得移動終端者得天下。手機與金融IC的結合正在越來越緊密。金融IC卡一卡多應用的特點,可以通過與智能手機的結合得以完美適用。
2013年6月,銀聯與中國移動合作首先在國內市場展開在NFC-SIM卡的推廣,同時,華為、三星、中興也都與銀聯合作,發布了基于NFC的全終端設備。
去年9月Apple Pay的發布,將基于NFC技術的產品發展推向了新的高度。除了Apple Pay以外,銀聯也在與Android Pay和Samsung Pay展開合作。
劉風軍表示,在全球范圍內,NFC移動支付的市場即將進入高速發展期。無論是NFC支付還是移動互聯網支付,都應該是線下線上一體化,即是一個開放的閉環。
金融與通信的化學融合:二者在移動互聯是時代可成為最親密的伙伴
劉風軍認為,通信業和金融業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可以成為最親密的合作伙伴。他講到,“通信運營商可以通過移動互聯網向用戶提供豐富的移動通信產品和綜合信息服務資源,從而加速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和信息的流動。”金融服務機構側重于提供安全便捷的支付服務和金融賬戶級的管理,同時加速資金的流轉。
移動支付產業在在專業方面分工明確、優勢互補,這個產業鏈已經基本形成。從2003年第一代短信支付開始銀聯就與三大運營商展開了合作,現在全面展開了NFC方面的合作。未來銀聯會用開放共享的方式來構建NFC生態系統,讓受理方商戶、合作伙伴、發卡方、終端制造商共同來完成。
NFC移動支付的發展路徑:NFC是移動支付發展的未來
劉風軍認為,NFC是移動發展的方向,目前產業鏈各方面對NFC市場的前景都十分看好。劉風軍稱,銀聯與移動,電信、聯通合作的產品將于近期發布。
劉風軍預測,未來兩年內,NFC移動支付的發展將迎來爆炸式的黃金期。NFC移動支付不僅僅是產品,而是一個生態體系。銀聯和合作伙伴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在生態體系中,非接觸式的POS機和遠端有卡支付的商家是實現移動互聯網最基礎的高速公路。
劉風軍透露,到今年年底,支付閃付的非接觸式POS機的數量將從500萬臺提高到700萬臺。目前,線上大部分商家支持銀聯在線支付產品,未來更多線上支付商家直接受益于移動互聯網的便捷。
銀聯在生態體系中著力打造開放式平臺,包括移動運營商、銀行、芯片廠商甚至是第三方應用開發者。未來,銀聯將制定相應標準指導產業快速、健康的發展。
據悉,7月份以后銀聯將可能對外發布可信執行環境技術規范。此外,銀聯還推出了一套檢測認證的機制。只要是符合標準的終端設備,通過銀聯認證,在軟件、硬件、生產環境都符合要求后,方可對外發布。目前,已經有手機廠商參與到認證中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