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ApplePay對手并不是AndriodPay

作者:吳豐恒
來源:第一財經網站
日期:2015-09-21 09:20:10
摘要:Pay在中國正式投入運營,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Pay在中國正式投入運營,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有消息稱,蘋果公司6月份在上海注冊了一家蘋果技術服務(上海)有限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支付領域的技術服務、技術咨詢、系統集成”等。

  Pay是蘋果公司2014年10月正式上線的一項支付服務,蘋果在iPhone5S上首次推出TouchID指紋識別,隨后在iPhone6、iPhone6S引入NFC近場通信功能,和TouchID結合后,打造出自己的支付服務。

  蘋果是一家手機終端公司,Pay上線后,除了終端銷售、APP下載提成,用戶通過Pay的每一筆支付,蘋果從中收取一定比例服務費,從全球移動支付市場每年30%~40%的增長及龐大規模來看,蘋果在支付領域的收益潛力巨大。

  將NFC技術引入支付,不是蘋果首創。從中國市場來看,2011年,中國的三大運營商就嘗試將SIM卡芯片和NFC芯片集成,支持公交刷卡功能。不過,蘋果將指紋識別和NFC支付在手機系統中集成,該方案正在成為手機企業對于NFC支付共識。

  去年,Pay登陸中國遇阻時,筆者曾獲知,Andriod陣營有希望在今年第三季度推出AndriodPay。不過和Pay不同不是,銀聯從AndriodPay設計開始階段就參與其中。目前看來,Pay、AndriodPay有望在一個相隔不久的時間段在中國開展服務。

  盡管如此,不要認為Pay的競爭對手就是AndriodPay。三方支付以及細分的NFC支付領域,作為新進入者的手機終端廠商都只是小伙伴,中國市場,中國銀聯控制了線下支付絕大部分份額,而支付寶控制了線上支付市場。

  三方支付市場正在混戰,NFC支付也長期處于混戰+被遺忘狀態。四年以前,擁有約10億用戶的中國運營商殺入NFC支付,然而并沒有通過NFC支付顛覆現有支付行業格局,運營商推出的NFC-SIM卡,使用者依舊寥寥。

  核心利益相關方太多,是中國NFC支付未能發展起來一個原因。實際上,NFC支付也有許多分支流派,線下支付主導者銀聯,主推的是在手機SD卡中綁定NFC通信模塊,而電信運營商則力主NFC-SIM卡,希望以SIM卡為核心打造NFC支付系統,中國的眾多手機廠商,倡導的則是全手機NFC支付方案,以手機為核心拋棄SIM卡、SD卡打造NFC支付。

  都希望以自身為核心打造NFC支付系統的利益方,多年前就未能達成共識,繼而爆發了運營商和銀聯的標準之爭。爭議的結果是,各方各行其是,而中國NFC支付也未能迅速發展起來。

  蘋果進入支付領域,全手機NFC支付陣營聲勢得到提振。不過要改變僵持局面,一時也并不容易。

  不過,雖然Pay還未能在中國開展服務,庫克和馬云已就TouchID和支付寶達成合作,這也成為蘋果支付方案在中國線上支付市場的一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