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發放首批居民健康卡20萬張 計劃兩年內覆蓋85萬農民

“拿到了居民健康卡,不但能去醫院看病、報銷,還能當銀行卡存錢、去超市刷卡買東西,以后可方便多嘍!”拿到了嶄新的居民健康卡,白塔埠鎮新元村的村民寧士英高興地說。在鎮村衛生服務人員的幫助下,該村村民攜帶個人身份證、簽署授權書,只要一分鐘左右的時間,就能拿到屬于自己的居民健康卡。
“以前的農村新農合卡是‘一戶一卡’,改為居民健康卡后,是‘一人一卡’,小孩子也有,以后看病會更方便。”在新元村衛生室門前,該鎮衛生院院長陳強一邊發放健康卡,一邊向村民說明卡片的功能。“居民健康卡是集醫保卡、就診卡與銀行卡的‘三合一’,激活以后,除了看病就診、健康保健、和新農合費用的報銷,還可以在銀行網點辦理存取現金、轉賬繳費,到了超市和商場,也能直接刷卡購物。更換以后,新農合的參合居民相當于多了一張銀行卡。”
據了解,居民健康卡是國家衛生信息化“3521工程”框架提出的基于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和三級信息平臺,實現醫療衛生服務跨系統、跨機構、跨地域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所必須依賴的個人信息基礎載體,是計算機可識別的CPU卡。居民健康卡集社保卡、新農合一卡通、醫療機構就診卡于一身,是用于在全國范圍內實現跨地區機構就醫、享受公共衛生、健康保健服務等過程中識別個人身份,存儲個人基本健康信息,調閱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醫療結構電子病歷和診療信息,進行費用結算的電子信息卡,同時具有銀行借記卡的金融服務功能。東海縣從2014年開始將參合農村的信息收集整理,并與銀行和公安部門人口信息對接,目前首批20萬張健康卡已開始逐步發放。
在居民領到的健康卡上,都印刷著自己的個人相片和身份證號,其金融功能要持卡人到銀行網店激活、修改原始密碼后才能使用。新元村村民胡文華說,“一人一卡”更好,以后用起來就不會亂了。“以前一家三口一張卡,都交了錢,但是一個人用光了新農合的錢還會影響別人。有的人卡掉了,被別人拾去就把里頭的錢去藥店花光了,還有張三用李四的卡這種‘掉鬼’現象。換了健康卡,有密碼上面還有照片,就不怕啦!”最讓村民感覺方便的是,具備銀行卡功能后,只要賬戶里有錢,持健康卡就可以到超市直接消費,新農合報銷的費用也直接打到健康卡上。“報銷省了很多環節,不用到縣城來回跑,存在銀行里也放心,真是實事辦到了我們心坎上!”
為參合農民發放居民健康卡并取代原有的新農合卡,居民去醫院就診掛號、繳納費用、醫保看病、住院報銷只要一張卡就能完成,不但優化了醫療服務流程,方便了報銷結算,更重要的是,居民健康卡可以實現居民個人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等衛生信息的資源共享和動態更新。陳強說:“今后,患者看病不用再攜帶以往的病歷和檢查報告了,尤其是跨地區就診時,醫生一刷卡就能看到患者的電子病歷和以往的體檢、用藥情況,真正實現了醫療衛生服務信息跨機構、跨地域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可為病人醫療救治和疾病防控節省更多的寶貴時間,方便居民看病就醫和進行個人健康管理。”據了解,截止到9月中旬,東海縣已在白塔、黃川、青湖3個鄉鎮發放居民健康卡2.2萬張,預計年底前完成首批發放,明后兩年將實現全縣85萬農民人人持有健康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