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人工助理,或將成為App時代的終結者

你沒有必要告訴我應用程序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有多么重要?它們當然不會比工業革命更重要,但應用程序的出現卻已經極大改變了我們現在的生活,從消費娛樂到通信溝通等各方面。
從2008年蘋果推出App Store開始算起,應用程序的歷史并不是很長,但今天已經擁有超過140萬個應用程序。現在來看應用程序還會存在很長一段時間,但關于應用程度時代結束的觀點卻總是不絕于耳。難道我們真的要即將進入后應用時代了嗎?
如果研究機構Gartner的結論可信的話,那么或許我們正在進入這個時代。Gartner的報告中認為,隨著 Googole Now、Cortana 和 Siri 等虛擬助理功能越來越強大,AI越來越聰明,我們今天所熟悉的單一功能的應用程度將逐漸消失在后臺,直到最后,我們甚至不再意識到他們的存在,。
這是一個相當令人信服的觀點,但這真的代表著未來嗎?
答案的關鍵在于算法
在很大程度上,這個問題的答案取決于驅動這些虛擬助理運轉的各種算法。Gartner預測,到2020年時,在人每天與技術產生的所有交互中,虛擬助理將占到其中的40%。
同時,報告還預測,在微軟的整體戰略中,Cortana將會比Windows更加重要。
現在,這并不意味著你使用手機時,40%的時間都是在要求這些智能助理做事,在大多數情況下,其實它們已經在幫你做了。
如果你是一個Android用戶,你應該已經看到了Google Now現在的發展,尤其是當它涉及到綜合調度管理時。Siri也是如此。同時,Cortana想要壓倒超越這兩者。
但是,即使你從來沒有使用過手機的語音命令功能,你也會驚奇地發現,自從Siri 2011年底第一次登錄iPhone開始,智能助理的發展可謂一日千里。
當然,現在這些智能助理還有很多局限性。事實上,游戲機、電視和其他設備正在推動著語音命令功能,這意味著這些設備制造商非常堅信這項技術會變得更加普及、適應性和易于使用。
我們仍然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這絕對會成為未來的一種重要趨勢。
蘋果,谷歌,以及應用程序的結束
這對谷歌和蘋果來說恐怕會是一把雙刃劍。蘋果和谷歌從應用程序的崛起中受益,他們也由此一路領先,但他們已經開始意識到應用程序的弊端,所以在殺死單一功能應用程序方面,他們相當的積極。
發表在《連線》雜志的一篇文章指出,Google Now是谷歌變革的最初跡象,它允許用戶從應用程序內的功能訪問Googole Now。蘋果則緊隨其后,此后不久,推出了一個關于Siri的升級,讓用戶可以獲得iOS應用的表面數據和深層鏈接,而無需在主屏幕中打開它們。
所以應用程序會慢慢消失在后臺的觀點,似乎聽上去并不是很怪異。然而盡管大多數應用程度收入都被極少數開發商瓜分,但應用程序已經成為一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行業。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將這些應用整合進系統的風險仍然存在,因為這將會使得谷歌和蘋果與開發者的關系變得疏遠。
App Store訓練我們將“安裝”等同于“嘗試”,那些無傷大雅的小圖標在視覺上強化了想法,我們在iPhone安裝應用程序是低風險的,并且是容易可逆的行為。但問題是,這個過程是循序漸進的,只要用戶體驗足夠好,人們很可能不會關心到底誰創建的。
簡化的生態系統
除了這些方面的考慮之外,谷歌和蘋果還有其他原因整合應用程序到系統底層。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這樣做意味著它們可以簡化整體的生態系統。如果他們能提供手機,汽車,電視和在我們生活中越來越多需要連接的“東西”一種無縫的體驗,這將變得更加吸引人注目。
這就是為什么谷歌和蘋果已經在汽車、家庭娛樂、健康科技和可穿戴設備等領域都進行了布局。這也是為什么最初出現在iOS的OS X現在增加了這么多的功能,以及為什么微軟現在如此堅決要讓讓Windows 10安裝在任何設備上工作。
目前,設備制造商兩面下注,以避免最終站在了錯誤的一邊。例如,許多汽車制造商開始提供支持Android的最新汽車。硬件和軟件廠商在各個領域都采用了類似的方法。現在的一切都很亂,但是很明顯,我們正朝著更加結構化更有條理的方向前進。
停頓的觀點
有一點可能是值得一提的,無論應用程序走向何方,他們都不會在一夜之間消失,這種變化將會漸進變化的,因為直到現在來看,世界上只有不到一半的移動用戶數擁有智能手機,雖然Gartner預測2020年智能助理將占到40%以上的交互。
但至少現在,應用程序的發展仍然有足夠的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