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啟動醫療機構納入城鎮基本醫療保險 私人診所也能刷醫保卡
10月12日,帶孩子到攀枝花市中心醫院看病的周娟排隊候診就花了近1個小時,因為“這里是醫保定點服務單位,看病可以刷醫保卡。”而同在該市東區大渡口街道光明社區轄區的一些民營醫院、私人診所卻門可羅雀。為有效利用轄區內的醫療資源,近日,東區在攀枝花市率先啟動將所有醫療機構納入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定點服務管理的試點工作。
目前,經過初步摸底調查,轄區內有100家民營診所、門診部等符合條件。“經資格核準合格并面向社會公示后,簽訂服務協議、發證、授牌,正式成為醫保定點單位,參保人員到診所看病,一樣可以享受醫保政策。”攀枝花市東區醫療保險管理局局長楊建說。
“只要符合條件的,都可以申請。”楊建說,醫療機構向東區醫保經辦機構提交申請表等申請材料,東區醫保經辦機構會同衛計、市場監管等部門對材料及相關情況進行核實,并向社會公示。公示無異議的話,即可正式簽訂定點服務協議,并將申報醫療機構納入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定點服務單位進行管理。
因準備充足、資料齊全,湛浩牙科成為試點工作啟動后第一家通過資料審核的私人門診部,即將接受由多個部門組成的核查小組嚴格的實地勘察復核。
“設備配套、人員資質等都是核查的指標。”楊建告訴記者,目前,全區已有十多家民營醫療機構提交了申請表與相關資料,湛浩牙科、東區瑞齒口腔、東區民海棠診所、東區甘露園診所4家通過了資料初審。
“私人診所納入醫保定點服務單位后,有沒有相關的措施規范診療市場?”市民楊娟有些擔心。
針對這一擔心,楊建解釋,相關部門有規定,如果人們覺得醫院或者藥店等用藥量與用藥質量有問題,可直接向醫保等部門投訴。而在獲得“醫保定點”資格的民營醫療機構中,醫務人員進行診療時,對患者病癥、用藥、劑量等都將納入一個智能審核監控系統,實施實時監控,該系統將國家診療項目包括診療病癥、具體內容、診斷標準、用藥劑量、用藥范圍、藥品目錄等錄入,建立醫保醫師庫等,讓系統自動識別在診療過程中是否違規。
此外,民營醫療機構必須建立藥品、醫療耗材進銷存臺賬,詳細清楚地記錄藥品、醫療器材等的進貨、使用、結存情況,防止虛假開賬,串換藥品,套取騙取國家醫保基金。
據悉,在東區先行試點取得經驗后,其他縣區也將在今年年底前啟動實施所有醫療機構納入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定點服務管理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