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如何走出寒冬:要用消費反向驅動

在和騰訊眾創空間、洪泰創新空間合作后,京東旗下JD+孵化器近日又和孵化平臺太火鳥達成合作,將招募10個智能硬件創業團隊共同孵化。
之所以選擇在這個被稱為“寒冬”的時間發力智能硬件孵化,太火鳥創始人雷海波認為,智能硬件熱還沒有退潮,“寒冬”只是一場小雪,“可能過完年又恢復了,無非是過年之前大家又冷靜了一段時間”。
但如手環、智能開關等領域,的確會變得愈加“寒冷”。同時,在一些入口級產品上,紅海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留給創業公司的機會將會越來越少。
雷海波進一步表示,在這個沉寂期,智能硬件團隊需要將“消費驅動反向過來”,才有可能將產品賣得好,而賣得好的智能硬件才算得上是好的智能硬件。
最終,又歸結到“賣貨”的問題上來。
事實上,這也是JD+作為孵化器的聯結者所扮演的重要后端角色。據介紹,在與太火鳥的該項合作中,不同于注重“從0到1”的太火鳥,JD+孵化器更注重“從1到N”,即在營銷、渠道等首發資源上對創業團隊進行支持。
京東智能CTO劉子豪告訴網易科技,JD+當前是一個京東面向創業者的窗口,收益并不是一個需要考慮的指標,對于一些好的項目,京東也會和其在一些更深入的層面進行合作,諸如資本層面。
以下為網易科技整理的采訪摘要:
智能硬件寒冬來了?
雷海波:剛剛還在講,應該是這個禮拜初有一個美的發了智能硬件死亡名單,朋友圈傳得很懸乎的,我發現那個死亡名單里百分之八九十都來自哪幾個行業,一個手表、手環、插座、監控攝像頭,他們有一個共性,入口級產品,我們認為入口級產品創業太難了,因為不是一個機會,是小米和360要干的事。所以一開始選一個入口的產品基本上90%是創業會失敗的,其實智能硬件的寒冬并沒有來,只是下了一場雪,我跟我們在座還有一位投資人,叫楊波,羅蘭梧桐的合伙人,他說北京下雪了嗎,怎么樹葉還是綠的。我說只是下了一小場雪,可能過完年又恢復了,無非是過年之前大家又冷靜了一段時間,其實智能硬件還沒有退潮,那個死亡名單是必死無疑的名單,所以不能代表智能硬件。
劉子豪:海波的感覺,第一智能硬件是能干的,第二入口級的智能硬件是紅海。在蘋果剛開始做的時候,是大公司,但是在手機里面是小弟,當時的巨頭,包括很著名的品牌,摩托羅拉、諾基亞,包括黑莓,對蘋果手機是不屑一顧。有一個很真實的故事,蘋果第一款手機在市場上大賣之后,黑莓的高管把自己的手機買回辦公室,一圈人討論,在拆開之前這幫人不相信這個能做起來。雖然入口級產品門檻很高,甚至已經有巨頭已經在把著關,如果說你有顛覆式的技術,或者說有顛覆式的體驗,我覺得是很大機會的,也許你就是下一個蘋果。
雷海波:目前我們所看到的國內的智能硬件團隊其實都不是基于技術驅動的,大部分智能硬件團隊處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營銷出身的人做智能硬件,因為是一個風口,市場還不錯,可以忽悠,在一年半以前是可以這樣的。還有一部分是工程師出身的,但是這里面的技術大部分根據現有的技術做一些改進,說白了很多智能硬件商認為智能硬件連上網就是智能硬件了,真正的智能硬件如果說要建立顛覆性創新肯定是技術驅動的,但是很可惜中國的團隊到目前為止看不到有幾個顛覆性的技術的創新的可能性。
反過來講智能硬件又是一個消費電子產品,一定是消費電子產品,老百姓能買單就可以了。如果它只是一個消費電子產品,最重要的是整合現有的技術,你不用去研發,只是整合現有的技術,把各種元器件放在一起,讓它變成一個產品,當然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這個產品做出來之后誰來買單,但是大部分的智能硬件的創始人或者創業團隊并沒有想這個問題,因為它是消費電子產品。所以從消費驅動反向過來,這才是目前國內創業最好的出路,賣得高的智能硬件才是好的智能硬件。
如何渡過寒冬?
雷海波:為什么這些團隊一進去就要進入到手環、手表呢?那是因為他們沒有做好產品定義,他們覺得這個市場很火,他們也沒想能不能跟這些巨頭競爭創業進去了,當然你進入一個紅海之后,再進行創新其實沒有意義了,選點就選錯了。那個時間點設計師幫你做什么,幫你做整個市場消費驅動的測驗包括產品的策略,甚至哪方面具體的產品,因為設計師先天的優勢就是連接人和人,而這兩個結合在一起,才是智能硬件創業團隊最好的組合。
劉子豪:創業者,特別是智能硬件創業者,如果是寒冬的話,怎么樣渡過這個寒冬?
雷海波:我們雖然投了很多項目,但是太火鳥是一個創業團隊,也會面臨A輪、B輪、C輪的問題,這是一個內部的場子,大家也不要對外說太多,有時候你不要太太高的估值,特別是這個時間點,不要談太高的估值,整個流程走得很慢,錢也不會很快走到你的賬面上,我太火鳥在兩年之內不靠任何風險投資就能活下來,我現在兩年之內不到80人的團隊,但是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還是要所謂擴大你的銷售額,就是你的現金流,當然有很龐大的現金流的時候,那個現金流足夠你流起來,所以這要回到資金本身,你要靠補貼肯定是不行,團隊肯定遲早把資金消耗掉,永遠保持賬面上有足夠的資金可以挺過這個寒冬,快速的一輪一輪的融資,這是我的經驗。
劉子豪:我也分享一下我的感覺,首先是不是寒冬?我覺得這個命題大家可以去討論,在我看來,冬天和春天一樣,和秋天一樣,都是一年四季的一個自然的部分,有春天必有秋天,有秋天必有冬天,所以說如果你的創業者天天盯著這個表上說,哦,現在是冬天,我回去了,你就不該創業,所以說你應該感激你遇到了冬天,為什么?它防止你走出一步非常錯誤的點。我覺得創業者像海波剛才說的,應該回到創業的本質,產品的本質,你給你的用戶消費者群體帶來什么樣的價值,你對這個事業有沒有信心,如果上面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是”,你管它是冬天還是春天,還是夏天,還是秋天,你可以創業,而且你成功的幾率很高。而且我告訴你,對于你來說,別人看到的冬天就是你最好的季節,剛才我們在小會議室討論了一下,冬天確實把一些雜草或者說是一些根基不是那么堅固的創業者給嚇走,對于投資者來說是好時間,咱們還是從創業者來說,對創業者也是好時候,市場不會被吹牛皮的人擾亂,你帶著三四十個人的團隊苦哈哈地做顛覆性的產品,人家在三四個人的市場團隊在外面吹牛逼,你會覺得很憋屈,冬天把沒有實際價值的或者價值很薄的企業嚇走了,對真正的創業者來說,不管是冬天還是夏天、春天,冬天我覺得可能是更好的時機。所以我想說的,海波,你同意嗎?這是一個好的創業的季節。
談JD+孵化器的業務模式
劉向鋒:其實在最近這段時間,9月份、10月份,我們跟騰訊眾創空間、洪泰的加速器、華強北國際創客中心,后面還會有合作伙伴一起聯合孵化。其實在今天開場的時候,給大家展示了一張圖,因為我們會聚焦在硬件的孵化,硬件孵化我們覺得鏈條太長了,就是需要集合大家的能力,各家孵化器的能力一起把這個事情做好。
問:因為剛才劉總已經提到了關于孵化器的盈利方面的問題,我就接著往下問一下,現在中關村創業大街現在可以說是孵化器一條街了,現在面臨的情況可能會有,比如孵化器已經很多了,但是智能硬件創業者可能都不夠用了。但是面對這種情況,無論是你為了以后的盈利或者智能硬件的發展,都需要非常好的創業者,他們實現我們的盈利。那京東在選擇創業者的時候有沒有什么篩選機制?比如就看你看中這個智能硬件團隊的什么你才幫助投他?怎么樣做這個選擇?有沒有篩選的機制或者挑選的條件?
劉向鋒(JD+孵化器負責人):我覺得這樣,我們其實現在看項目還是希望從兩個維度,第一個維度,我們還是從市場的角度,我們會從比如說京東的核心就是這樣一個電子商務平臺,我們看好這個項目,在未來是不是有一個足夠大的市場;第二個是我們在進駐項目之前我們會有一個路演評審,我們會找專業內的投資人幫我們一塊看,每次都會請好幾個投資人,從投資的角度看價值夠不夠,如果兩個維度都可以,在市場上是一個比較寬的跑道,這個產品具有重新爆發的可能,從投資人的角度覺得這個項目比較有價值,這個項目就會符合我們的孵化方向。
劉子豪:我想補充一下,關于孵化器的問題,首先我們京東智能或者說我們京東的JD+計劃不是一個單獨的個體,不是一個自負盈虧的個體,是京東生態的一部分,所以我們開創,不管是JD+的各種服務也好,孵化器也好,并不是把盈利作為我們的首要目標,而是說我們怎么去服務創業者,我們做的更多的事情是服務和投入,而不是說想著我們這個孵化器或者JD+這些計劃什么時候能收錢,這些至少目前不是,我們要放在更大的京東平臺上看我們是京東的一部分,所以我們做的服務和我們投入的資源如果對整個京東有益我們就會去做,而不是說縮小到單獨是一個孵化器的范圍去考慮它,所以我們看到更多是把我們當成是京東面向創業者的一個窗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也是我們國家的政策,所以我們從這個角度上講,我們的目標是稍微高一些,當然如果能給京東集團帶來好的收益,那也是建立在給創業者帶來好的價值的前提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