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已基本實現異地就醫“一卡通”
醫保“一卡通”異地結算有效解決了市民異地就醫“費用墊支”和“報銷跑腿”等問題,為廣大市民提供了便利。可是,不管大病、小病都想去高一級地就醫,當地醫療基金負擔就會加重。為了有效遏制異地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自治區已著手從實現異地就醫結算向完善異地就醫結算轉變。
目前,社會保障卡,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范圍內已基本實現了“一卡通”,正在逐步走向“全國通”。
你手持社會保障卡,可以在自治區范圍內2000多家定點醫院、3000多家定點零售藥店直接刷卡看病、買藥;到西安、海南、成都長期居住,也可直接刷卡住院。年內,吉林、重慶也將被納入該行列。
11月13日,自治區社會保險管理局業務部工作人員付勇忠說,自治區異地就醫,疆內聯網結算已實現“五個覆蓋”,即參保人群全覆蓋、各項險種全覆蓋、醫保業務全覆蓋、各項基金全覆蓋、所有定點全覆蓋;全國范圍內,已實現西安、海南、成都三地的跨省異地就醫結算,下一步還將開通吉林、重慶的跨省異地就醫結算。
異地就醫結算,都帶來了哪些便利?付勇忠說,與內地相比,新疆異地就醫問題更為突出,這與新疆地處邊疆,環境艱苦,患大病、重病幾率高,以及新疆基層醫院醫療技術水平落后,轉診轉院率較高相關。以前,參保人員到醫療資源比較發達的省、市看病,需要自己先行墊付資金,然后跑腿到社保經辦機構手工報銷。現在,“跑腿”和“墊資”都省了。
數據顯示,自治區已發放社會保障卡1400萬張,參保人員持卡率達90%。近三年,650萬參保人員被納入了統一結算平臺,減少了參保人員墊付醫療費25.5億元。單是疆內各地州在烏魯木齊異地就醫即時結算,2014年78萬人次,發生醫療費用13.07億元;今年1月至10月,就達94萬人次,發生醫療費用15億元。
到烏市異地就醫人次的快速增長,是不是因為異地就醫的放開,讓參保人員都往醫療資源發達的地區集中?這是異地就醫執行過程中的隱憂,因為異地就醫執行參保地政策,基層、地州往高一級轉診、轉院過多,當地醫療基金負擔就會加重。
付勇忠提醒參保人員,一些常見病可以在基層、地州治療,這樣自己也省錢、省功夫。他打了個比方,同一種病,如果縣級醫院治療3000元、地州5000元,到了烏魯木齊一家三甲醫院,也許就8000元、10000元,這是因為醫院收費、醫療設備、檢查項目等都有區別。
為了有效遏制異地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現在,自治區著手從“實現”異地就醫結算向“完善”異地就醫結算轉變。日前,自治區人社廳、財政廳、衛計委聯合下發了《關于完善自治區內異地就醫結算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參保地、就醫地主體責任,加強對異地轉診的管理,適當調整對異地就醫結算的支付標準,以期綜合運用法律、行政和市場手段,形成合理的異地就醫流向和就醫秩序,不斷完善異地就醫結算服務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