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可怕!中國制造2025才提出半年,成功案例已經有十幾個了!

作者:王力
來源:互聯網
日期:2015-12-31 10:55:16
摘要:中國制造2025有4個關鍵:制造業是關鍵環節,是國家經濟重要支柱;制造業是主戰場;制造企業是主力軍;智能制造是競爭的制高點。

  前不久,本刊一篇文章《小心:別把“智能制造”玩壞了!》曾對當下“發燒”的“智能制造”提出過些許警醒。

  在“2015中國數據經濟峰會暨易會CIO峰會”上,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信息中心首席顧問寧振波更是直言——搞智能制造,如果是“錯誤的方向、瘋狂地執行”,很有可能讓企業萬劫不復。

  德國工業4.0為什么不提質量兩個字?

  過去25年,中國的工業部門從來沒有這么受重視。對于如今的互聯網+工業,寧振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對企業而言,“互聯網+垃圾產品”等于零,“互聯網+優秀產品”等于1,核心要素是產品,而不是互聯網?!拔覀冎v數字化,數字化的基礎就是0和1,大量的數字積累就是數據,就是我們的數據經濟。”

  他提到自己參加過德國很多次談判,也問過德國很多專家,“為什么你們的工業4.0不提質量兩個字?”

  寧振波說,實際上我很清楚,但讓他們回答不更有分量嗎?后來德國人回答,我們的質量問題,60年代就全解決了。但是我們“中國2025”為什么要提質量問題,因為中國沒有經過完整工業化的社會過渡,工業文明缺失,工業化沒有完成就進入信息化社會,我們必然是兩化融合,必然要解決工業社會中沒有解決的問題。

  他甚至提出了更“激進”的看法,從長遠來看,電子商務公司會不存在。為什么?現在我們是制造業轉型為制造服務業、生產服務型企業。一個制造企業從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型轉移,產業鏈延伸到服務,還會需要電子商務公司嗎?

  在他看來,中國制造2025有4個關鍵:制造業是關鍵環節,是國家經濟重要支柱;制造業是主戰場;制造企業是主力軍;智能制造是競爭的制高點。

  提起高端制造,寧振波甚至認為,產能過剩只是低端產業,高端產業永遠是有需求滿足不過來的。

  寧總是航空專家,他拿波音、空客舉例,波音、空客們飛機制造的訂單一大把,應接不暇。就算你手拿現金也買不到,“6年以后再說吧”,所以,他認為不是沒有需求,不是經濟疲軟,是因為咱們中國制造企業造不出來好產品。

  回歸到核心要素——產品,怎樣才能做出好的產品?寧振波認為得BOM(Bill of Materials)者得天下。三個BOM核心要素,從工程BOM、工藝BOM、到制造BOM這三個BOM搞清楚了,中國的制造業,全球的制造業了然于胸。“我就敢說這話”,寧振波補充道。

  原來管圖紙、工藝卡片、文檔資料,現在就要管數字化的數據

  這個管不好,怎么面對未來數據經濟?寧振波反問。

  他提到,過去航空產品的生產設計靠手工圖紙、手工寫系數,基本就是:找問題、改模型,以試錯為中心,把產品造出來試驗一下,一次過程需要幾年時間。手工畫的圖紙、手工寫的工藝卡片、手工寫的系數文件,這個可以變成數據嗎?變不了數字化的設計飛機。所以要從傳統以試錯為中心的工業體系轉到以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的工業體系。演講中大屏幕上是一架2000年飛豹外形樣機模型。這個飛機,僅僅是三維的幾何模型,當時就有50G。如果工藝、制造過程、試驗全都數字化,那得2個T左右的數據才能把飛機搞好?!拔覀冊囅胍幌?00噸的飛機,就要十幾個T,二十幾個T。再想一下世界上最復雜的產品——航母,10萬噸級的,核潛艇一萬多噸級,對它們來說,數據全數字化該有多少數據。

  但是中國當前的工業體系仍有自己的問題,國際上軟件企業提供的軟件和工具,解決的僅是點的問題,是選件、插件。然而,中國制造業的線太長、太復雜了,要解決全部產品問題,必須建立自主的業務系統或者工程中間件,開發面向我們流程環節中沒有的軟件。他說,全球沒有一個工業體系是學軟件公司就可以學會的,軟件公司是以銷售為中心的,不是以為你形成能力為中心的。

  連華為都對自家自動化自嘆不如,為何已經有了這么多智能制造案例?

  “中國制造2025熱,工業4.0熱,結果投資人來了,媒體人來了,工業部門的專家來了,大學老師來了,外國專家來了,還有可怕的、不懂工業的人也來了,成功的案例來了,”說起這些,寧振波似乎更激動了,“我想說的是,在德國提工業4.0,大量的中小企業還不知道工業4.0是什么東西呢,德國的工業4.0是國家戰略,計劃10-15年之后實現。中國制造2025,5月份才批出來,然后就出來十幾個中國制造2025的案例,純屬胡說?!?/p>

  寧總感慨,德國最好的數字化工廠是西門子的安貝格工廠,這僅僅是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的生產線,而我們中國都出了十幾個智能制造的案例,可不可怕?我不知道誰騙誰。糟糕的是,個別的政府領導還受了騙,抬到天上去。

  在他看來,機器不僅僅是設備,還是設施。所以,不僅僅是設備連網,設施也要連網,同時還要連物,內部物料、外部物料。外部物料就是電子商務,相對簡單。但內部物料卻實屬不易,進廠以后,鍛造、表面處理、電鍍、裝配等等,“如果物料狀態控制不住,產品狀態可以控制得住嗎?連網都不容易,先不要吹智能工廠,大家要有一個照妖鏡,看清楚哪些是真專家,哪些是假專家?!彼踔吝€特意提醒,有的企業在錯誤的方向、瘋狂地執行,很可能就會萬劫不復。“我們看到有很多,都死了,包括私企和國有企業,就是錯誤的方向,執行力強,老板執行力非常強,萬劫不復,害死多少人。”

  就在寧振波演講結束不久,華為CIO鄧飚上臺,他提到,“今年年初我們把德國IT、工業4.0的專家請到華為,給我們自己做了一個診斷,可能去過華為的朋友會認為華為的自動化生產線在行業里面處在比較領先的水平,但是做完診斷,我們也是大吃一驚,華為僅得2.7分,而西門子安貝格分數大概是3.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