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左擁三星右抱蘋果,中國銀聯能復興支付地位嗎?

作者:本站采編
來源:億歐網
日期:2015-12-31 09:35:02
摘要:Apple Pay和Samsung Pay雖說抓住了機遇,但硬件上嫁接支付手段實際上還是一眾錦上添花的做法,恐難成就大器。Apple Pay和Samsung Pay背后的受益者其實還是中國銀聯。

  12月18日,蘋果和三星先后與中國銀聯達成協議,分別要在明年在國內推出Apple Pay服務和Samsung Pay服務。

  據了解,Apple Pay和Samsung Pay將支持銀聯與15家國內銀行,iPhone6以上均可支持閃付POS機,只要將iPhone靠近支持銀聯云閃付的POS終端,同時將手指放在Touch ID上即可;Samsung Pay同樣支持閃付POS機,擁有指紋識別、支付標記、KNOX軟件防護等三重防護技術來保護用戶的支付安全。暫時只支持GalaxyS6/Note5等較新型號。

  Apple Pay和Samsung Pay接連宣布將要入華,其實背后暗藏銀聯的野心——搶占線下支付的高地,逐漸取代人們手中的錢包。

  蘋果三星的野心:取代你手中的錢包

  在線支付發展至今其實最大的一塊空白就在于線下場景。人們已經習慣了在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上下單購物,也習慣了在叫外賣、打車時使用支付寶、微信支付等方式進行付款,但一直錢包卻依舊隨身攜帶,因為大量場景之中,現金支付仍舊是人們最常用的手段。

  可以說,在線支付發展至今,最大的瓶頸和障礙便在于如何取代人們手中的錢包,讓人們在任何場景之中都使用手機等工具進行支付。

  近年來,中國市場O2O的發展速度其實正在為線上支付延展到線下創造越來越大的市場空間,超市、餐廳里使用支付寶、微信支付進行付款的場景越來越多,使用現金的場景越來越少,蘋果、三星作為中國高端消費者常用的品牌自然不會放過這樣一個機遇,企圖通過硬件搭載自家支付手段的方式實現軟硬件的結合,占領支付市場的高地,為未來的生態布局擴充更多場景。

  蘋果和三星的野心在于,取代人們手中的錢包。雖說目前蘋果支持的僅有iPhone6以上的機型,三星暫時也只支持GalaxyS6/Note5等較新型號,但可以想象,隨著智能手機的更新換代,未來蘋果和三星搶占的份額會越來越大。

  線下支付成戰場:各家紛紛心懷鬼胎

  其實Apple Pay和Samsung Pay在線下的布局并非最早,線下支付早已經引起了國內諸多互聯網公司的注意,阿里的支付寶、騰訊的微信支付乃至美團、大眾點評、百度等一系列互聯網企業都正在瞄準這一戰場。

  今天中國市場各家在O2O領域的角力實際上正是瞄準了線下支付這一核心領土。在這場戰爭中,支付寶延續了過去PC端的優勢,目前實力最強,也聚集了最大數量級的用戶;騰訊的微信支付則是憑借4億用戶和微信強大的連接能力在各個角落暗暗布局,企圖侵蝕和顛覆阿里的支付王國。

  美團、大眾點評、百度在O2O領域的深入發展表面上看似是在燒錢砸用戶,實則是在通過O2O的方式發展自家的支付工具,撬動如今的支付格局。這一點從今年百度200億做糯米,并且在前幾天宣布組織架構調整、成立金融服務事業群組這一舉動便可見一斑。阿里今年之所以放棄美團,復活“新口碑”,其目的也便是防御各家在線下的攻擊,為自家的支付堡壘保駕護航。

  紅海之中的血拼:撬動市場尚不可知

  Apple Pay和Samsung Pay雖說抓住了機遇,但硬件上嫁接支付手段實際上還是一眾錦上添花的做法,恐難成就大器。Apple Pay和Samsung Pay背后的受益者其實還是中國銀聯。

  這些年來,支付寶、微信支付已經成為了大眾普遍接受的支付手段,銀聯在其中地位顯得較為尷尬。此次Apple Pay和Samsung Pay入華的消息幾乎在同一時間放出,其實背后真正起到核心作用的還是銀聯。所以,與其說是蘋果和三星想進軍支付領域,搶占線下支付的高地,還不如說是銀聯想借蘋果和三星之手搶回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已經占領的市場。

  用戶未來可以有了Apple Pay和Samsung Pay以后可以直接繞過支付寶、和微信進行支付。雖然目前銀聯云閃付的應用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三星和蘋果均在國內擁有者眾多的用戶基數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種不足,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云閃付的使用領域也有著逐漸擴大的趨勢,其實還是會影響到一部分用戶。

  當然,在這個所有人都已經看懂的市場格局中,銀聯分一杯羹容易,想做到顛覆還是很難。不管怎樣說,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用替代小額現金的戰術,已經走進了人們的生活,銀聯主導的Apple Pay和Samsung Pay想要真正成就大器,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